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关于引下线的要求,下列哪合规范的规定?()

A.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

B.应沿建筑物背面布置,不宜影响建筑物立面外观

C.引下线的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

D.当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关于引下线的要求,下列哪合规范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GB50057—94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避雷带(网)的引下线应不少于(),其设置间距应分别为12m、18m、25m。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设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一专设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GB50057—2010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闪带(网)的专设引下线应不少于2根,其设置间距(或平均间距)分别应不大于12m、18m、25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下列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A.应装设独立的接闪杆,接闪杆地下部分与被保护建筑物的间隔距离与建筑物的高度、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有关,且不得小于3m

B.当采用独立的架空接闪线时,接闪线每根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C.在土壤电阻率为3000Ω·m以上的地区,独立接闪杆的每一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不应大于30Ω

D.不允许在屋面上设置接闪杆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6m×4m的接闪网做外部防雷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在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30米起每隔不大于6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钢筋连接成电气通路,关于防雷引下线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A.不必考虑引下线与周围金属物的间隔距离

B.雷电流流经引下线时,会对周围的电子系统发生反击

C.当自然引下线的数量少于10根时,可设置警告牌避免人接触引下线

D.当设置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时,引下线距离出入口的边沿不宜小于3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要求做法正确的是()

A.引下线 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梁作为自然引下线

B.明敷的引下线采用热镀锌扁钢时,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C.明敷的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 钢时,圆钢与圆钢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卡夹(接)器

D.当利用建筑物外立面混凝土柱内的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时,接地测试点通常不少于 1 个

E.当利用结构钢筋做引下线时,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熔焊连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建筑物暗装防雷引下线可直接利用柱内对角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判断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建筑防雷系统在安装时注意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设立的防雷与接地装置通常使用镀锌钢材制成

B.高层建筑应有防侧击雷的措施,一般是每隔五层设均压环一道

C.避雷网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补偿装置

D.明敷设的引下线在断接卡子以下应套保护管,保护管可用硬塑料管、角钢或开口钢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关于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做法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专设引下线可采用直径为8mm的热镀锌圆钢沿建筑物外墙暗敷

B.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作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在引下线距离地面0.3加处应设断接卡

C.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作引下线时,可不设置接地连接板

D.明敷的专设引下线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