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

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GB50057—2010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闪带(网)的专设引下线应不少于2根,其设置间距(或平均间距)分别应不大于12m、18m、25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28米,屋顶长50米,宽10米,女儿墙高1米,屋顶中央架设了一根高8
米的避雷针,不设避雷网、避雷带,求避雷针能否有效保护该建筑物?如果不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完善该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性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时,其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钢筋连接成电气通路,关于防雷引下线的描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A.不必考虑引下线与周围金属物的间隔距离

B.雷电流流经引下线时,会对周围的电子系统发生反击

C.当自然引下线的数量少于10根时,可设置警告牌避免人接触引下线

D.当设置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时,引下线距离出入口的边沿不宜小于3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实行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GB50057-2010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的接闪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10×10m或12×8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米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避雷笼网通常是利用建筑物的结构主筋形成的,并将整座建筑物的金属体如各种管道、金属门窗、金属楼梯、通风管、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与避雷笼网连接在一起,以达到理想的防雷保护作用。这种防雷保护方式不仅解决了建筑物防遭()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高层建筑物虽装设了避雷针仍出现雷电侧击的问题,既经济又不破坏建筑物的美观。大型建筑物常采用避雷笼网进行防雷保护。

A.直击雷

B.感应雷

C.球形雷

D.直击雷和感应雷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闪电感应、内部防雷装置、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应与引入的金属管线做等电位连接;外部防雷装置的专设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同用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同,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Se2≥0.3KcRi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A.3m

B.2m

C.4m

D.-4m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避雷带(针)、防雷接地装置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其危害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防雷网格太大,起不到防直击雷的作用

B.避雷带敷设不牢固,易变形、移位

C.安装不牢固,影响使用效果

D.避雷带在变形缝处无补偿措施,可能会拉伤拉坏避雷带

E.避雷带(针)设置的合理与否,不影响预期的防雷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于45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45m的部位应防侧击雷。()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