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康熙六年(1667年)苏州民机不少于3 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这说明了苏州()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雇佣关系全面盛行

答案
收藏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明清时期.江南的苏州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单位m积产基大大提高.达到了“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中出现了生产绫、绢和罗等纺织品的专门织机。这说明苏州地区()

A.经济结构已出现变化

B.成为江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

C.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

D.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明朝时,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其中,丝织业中心在()

A.成都

B.苏州

C.北京

D.南京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教师受雇于一家私营培训企业,年薪30万元,该收入属于()

A.按企业价值进行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进行分配

C.按职务和技术进行分配

D.按资本要素进行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一作’换找’)。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

回答:

(1)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中的"机房"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主"与"匠"各指何种人?他们是何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苏州和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各项最能够反映出这一生产关系特征的是()

A.制造尤工,擅绝海内

B.车轻工捷,获利尤丰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十不给一,无异空取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浙江某方志载:“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销售。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说明()

A.七里村在清朝道光以前并不从事丝织

B.丝织业伴随着棉纺织业的衰败而兴起

C.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D.广州口岸从此以后不再经营湖丝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如图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D.它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据现有文献,李白的《静夜思》在什么时期发生了变化()。

A.明永乐年间

B.明万历年间

C.宋仁宗时期

D.宋哲宗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清代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意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官营手工业发达

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C.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