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在183cm的色谱柱上,分离长链脂肪酸甲酯,记录仪纸速为12.7mm/min,洗出硬脂酸甲酯(简称化合物A)的保留距离为279.1mm,油酸甲酯(简称化合物B)为307.5mm,半峰宽分别为12.5mm和13.6mm,死时间为5.2mm,试计算:(1)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有效塔板数、有效理塔板高;(2)计算化合物A和B的相对保留值和分离度;(3)如试样不纯,在A和B之间存在一个杂质峰,该峰与A相对保留值为1.053。试计算该杂质与A之间的分离度;(4)在柱效不变条件下,欲使杂质峰与A之间分离度达到(2)中A与B的分离度,则需多长色谱柱?假定载气流量不变,这时死时间为多少?分析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183cm的色谱柱上,分离长链脂肪酸甲酯,记录仪纸速为1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一根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要使它们完全分离(R=1.5),则柱长应为多少?

在一根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68,要使它们完全分离(R=1.5),则柱长应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2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两组分的混合物。已知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为0.65mm,空气的保留时间为1min,两组分的分配系

数比α=1.22。问当两组分达到完全分离时,它们的保留时间各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两种药物在一根1m长的柱上分离,第二种组分的保留时间为300秒钟,基线宽度为30秒钟,死时间为30秒钟,分配系数比为1.1。(1)用第二种组分计算此柱的理论塔板数和塔板高度。(2)计算两种药物色谱峰的分离度。(3)两种药物是否分离完全?如要使R=1.5,柱长至少应为多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2m长的色谱柱上分析苯与甲苯的混合物,测得死时间为0.20分钟,甲苯的保留时间为2.10分钟,半峰宽为0.285分钟

,已知苯比甲苯先流出色谱柱,且苯与甲苯的分离度R为1.0。求苯的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假设苯与甲苯的半峰宽相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分A和B在一根1.8m长色谱柱上的调整保留时间t'A=3minl8s,t'B=3min2s,两组分峰的半宽分别为W1/2A=1

组分A和B在一根1.8m长色谱柱上的调整保留时间t'A=3minl8s,t'B=3min2s,两组分峰的半宽分别为W1/2A=1.5mm和W1/2B=2.0mm,记录仪走纸速度为600mm/h,试计算:(1)该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和相对保留值rA,B;(2)如果要使A和B的分离度R=1.5,色谱柱至少需延长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若在一根1c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0.9,现欲仅改变柱长使其完全分离,其他条件不变,则柱长至少应为()m。

A..0

B.3.0

C.4.0

D.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次数越多,则相应的分离效果也越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两组分,色谱柱长为15cm已知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对组分2的理论塔板数为28000m-1,死时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两组分,色谱柱长为15cm已知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对组分2的理论塔板数为28000m-1,死时间为1.30min,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是4.15min和4.50min。求两个组分的分配系数比及分离度。若色谱柱长度增加到30cm,分离度R为多少?两组分能否完全分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物质甲和乙在长3m的柱上保留时间分别为11.40和12.63min,峰底宽是1.01和1.12min,该柱的分离度为()。

A.0.29

B.0.58

C.21.193

D.1.15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分离的选择性,下列措施中( )是有效的。

A.改变流动相的温度

B.改变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压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某色谱柱上,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为1.211。若有效板高度为0.1cm,为此组分在该色谱柱上获得完全分离,求所需色谱柱的最低长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