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选择的最佳时间是()

A.北半球的夏季

B.2月份

C.南半球的冬季

D.7月份

答案
收藏

B、2月份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到南极考察选择的最佳时间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考察时可能遇见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

B.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

C.遭受暴雨袭击,科考站被淹没

D.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选在11月出发,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冰雪已经大量消融

B.正是“夏季”,处于极昼时期

C.正是极夜时期,风雪较小

D.正是“冬季”,处于昼短夜长的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科学考究队一般选择每年12月到次年二月份去南极考察原因是()

A.此时南极洲没有人

B.此时南极洲有极夜现象 便于科学家们观察

C.此时位于南极地区的暖季,多为极昼气温较高有利于科学考察

D.此时南极地区气候稳定无酷寒,干燥,烈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A.酷寒、干燥、烈风

B.飓风、暴雨、寒潮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84年l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l2月31日,南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84年l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l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这次偷渡人数竟多达l5人以上,属于有组织、有预谋的重大偷渡案件。

D.外交部提醒赴国外的中国公民提高警惕,谨言慎行,加强防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DT,但曾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检测出DDT成分。此现象说明()

A.DT挥发性极强

B.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C.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地区使用农药DDT,而远在南极洲的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该农药,这种现象说明了()

A.DT的挥发性很强

B.南极动物去过施药的地区

C.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D.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旅游活动。到南极旅游,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A.7月为最佳旅游季节。

B.南极点终年易见极光。

C.极地地区指南针指向不可靠。

D.南极地区太阳终年不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科学考察船,7月11日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开始为期78天、航程10000多海里的北极科考之旅。

A.“蛟龙”号

B. “远望”号

C. “微山湖”号

D. “雪龙”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

下面对第三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如果你是一位科考队员,准备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A.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