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

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二)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

(二)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令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

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意。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 48~50 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

阅读《杜陵臾》全诗,回答文后 48~50 问题。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第 48 题 此诗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然后回答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

阅读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然后回答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句诗?从中可以看出本诗揭露的对象主要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 49~50 问题。 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

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 49~50 问题。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 49 题 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文后 51~53 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文后 51~53 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第 51 题 说说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闯,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这首诗以什么线索贯穿全诗?指出统领全诗的一句。

分析这首诗写了几个场面,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诗经·氓》中的两节,回答文后 48~50 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阅读《诗经·氓》中的两节,回答文后 48~50 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耿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 48 题 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第 46 题 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二)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

(二)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几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48.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