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夜间去建筑工地偷木材。到工地后,发现在一间房子里有一名老工人在值班,于是他们商量由甲上前把值班室的房门锁住,不让老工人出来,由乙、丙两人去搬木材。在搬木材时,因声音较响,引起老工人警觉,他想出门来察看一下,由于值班室门被锁,老工人无法出门。甲、乙、丙三人搬完木材后即离开工地。甲、乙、丙三人构成()。

A.盗窃罪

B.抢夺罪

C.抢劫罪

D.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乙、丙三人夜间去建筑工地偷木材。到工地后,发现在一间房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请你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A.[A]、乙和丁是盗窃犯

B.[B]、乙和丙是盗窃犯

C.[C]、乙是盗窃犯

D.[D]、甲和丁是盗窃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乙、丙三人均每隔一定时间去一次健身房锻炼。甲每隔2天去一次,乙每隔4天去一次,丙每7天去一次。4月10日三人相遇,下一次相遇是哪天()

A.5月28

B.6月5

C.7月24

D.7月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乙丙三人今天在游泳馆相遇,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6天去一次,丙每8天去一次。他们下一次在游泳馆相遇是几天后()

A.2

B.12

C.18

D.24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07年2月,甲与乙相识,又通过乙结识了丙。三人经协商,达成了去A市买牛皮的协议。同年4月,丙、乙集资1万元,由丙与甲到A市购买牛皮。甲见丙身带钱款,遂生抢劫之念。他以到别处购买牛皮为由,将丙骗出,当行至隐蔽处,乘丙不备,用石头将丙的头部击伤,丙急忙逃跑,甲仍穷追不舍。丙见甲即将赶上,便扔掉随身携带的一个兜子说:“你不是要钱吗?给你!”继续向前跑。甲认为兜内有钱,但为了杀人灭口,仍追赶丙,直至追上并将丙按倒在地。丙见状忙说:“我跟你出来乙是知道的,你打死我你也跑不了!”甲听后,停止了暴力行为。丙被迫交出1万元。事后甲供认:“别说兜子里没装1万元,就是装了1万元,不等我拿走,他就到公安局把我告了,所以我得把他整死。”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2)甲的杀人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形态?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乙、丙三个经协商后,决定成立一个合伙企业,共同经营木材加工生意,并签订了书面的合伙协议。甲、乙以现金的形式分别出资20万元和10万元,丙意欲以劳务出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乙因举转移不愿再经营木材加工生意,而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转让给丁。甲、丙、丁三人继续营业,并推举甲作为合伙企业的代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甲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与戍签订了一份价款为30万元人民币的木材购买合同,结果戍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木材,以致已付出的30万元货款拿不回来。丁欲以甲与戍签订木材购买合同未事先跟他商量为由而拒绝承担合同损失,其理由能否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乙、丙三人要装订语文和数学课本。装订语文课本的工作量比装订数学课本的工作量多,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数学课本的装订各需20天、24天和30天。为了共同完成这两项任务,先安排甲装订数学课本,乙、丙一起装订语文课本;经过几天后,又调丙去帮甲 装订数学课本。最后两种课本的装订任务同时完成,那么乙、丙二人合作了()天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米

A.3380

B.3120

C.2640

D.288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乙、丙三人要装订语文和数学课本。装订语文课本的工作量比装订数学课本的工作量多1/4,甲、乙、丙三人单独完成数学课本的装订各需20天、24天和30天。为了共同完成这两项任务,先安排甲装订数学课本,乙、丙一起装订语文课本;经过几天后,又调丙去帮甲装订数学课本。最后两种课本的装订任务同时完成,那么乙、丙二人合作了()天。

A.12

B.15

C.17

D.18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丙三人一起拼车,统一出发,到不同地点。他们约定合乘部分车费平摊。已知甲、乙、丙三人实际支付费用分别为14元、28元、48元,那么在此次拼车过程中,乙节约了()

A.14元

B.28元

C.42元

D.48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本题22分) 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

(本题22分)

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吃饭过夜。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

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