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口服双膦酸盐治疗患者特征的是()

A.开始服用双膦酸盐时年龄≥70岁

B.有髋部或脊椎骨折病史

C.在治疗的前3年中经历一次或多次脆性骨折的患者

D.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7.5毫克泼尼松/天或等效剂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以下不属于口服双膦酸盐治疗患者特征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推荐方案是()

A.中医中药+钙剂+维生素D+静脉双膦酸盐

B.中医中药+钙剂

C.中医中药+降钙素或非甾体止痛药

D.中医中药+口服双膦酸盐

E.中医中药+维生素D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符合考虑暂停双膦酸盐的条件是()

A.治疗期间有新发骨折

B.无BMD明显下降

C.有新的风险因子

D.严重脆性骨折史患者股骨颈T值<-2.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Ⅳ期NSCLC患者,肺部手术前存在孤立性骨转移,推荐放疗联合()治疗

A.帕博利珠单抗

B.铂类

C.奥希替尼

D.双膦酸盐

E.全身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我国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描述,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双膦酸盐是骨质疏松治疗常用药物,历史悠久

B.地舒单抗、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以及唑来膦酸能够降低髋部、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具有广谱抗骨折疗效,循证证据充分

C.抗骨质疏松药物疗程应个体化,所有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

D.特立帕肽疗程不应超过5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TTI研究纳入的研究人群是()。

A.既往接受过双膦酸盐治疗≥1个月并且已停止治疗或仍保持治疗但依从性欠佳的绝经后女性

B.既往未接受过双膦酸盐治疗的绝经后女性

C.全髋关节或腰椎BMDT值≤-2.0且≥–4.0

D.全髋关节或腰椎BMDT值≤-2.5且≥–4.07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中,属于骨吸收抑制剂的是()。

A.双膦酸盐

B.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C.RANKL抑制剂

D.锶盐

E.维生素K2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不属于双膦酸盐特点是()

A.与骨骼羟磷灰石的亲和力高

B.抑制骨吸收

C.特异性结合到骨表面

D.促进破骨细胞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骨密度监测,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BMD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疗效监测和评估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后骨折风险降低情况

B.如果骨密度变化大于最小显著变化(LSC),提示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有意义

C.二膦酸盐和激素替代等治疗随访BMD腰椎一般需要间隔1年

D.不同部位骨骼对治疗反应不同反应(骨转换)最快且最大的是周围骨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关于抗骨松药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舒单抗与RANKL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及存活

B.Romosozumab:可与硬骨抑素,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C.针对不同部位的骨折,各抗骨松骨折治疗药物各有优劣

D.双膦酸盐药物均在髋部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骨折上具有广谱抗骨折的疗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我国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我国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按作用机制分类,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其他机制药物及中药

B.骨形成形成促进剂代表药物为罗莫珠单抗

C.骨吸收抑制剂代表药双膦酸盐、RANKL受体抑制剂等

D.其他机制药物包括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阿仑膦酸钠属于第几代双膦酸盐类药物()

A.一代

B.二代

C.三代

D.四代

E.五代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