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中国大漆传到欧洲后,出现了仿制的工艺,叫做()

A.巴德士漆

B.马丁漆

C.多伦多邦漆

D.莱斯顿漆

答案
收藏

B、马丁漆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中国大漆传到欧洲后,出现了仿制的工艺,叫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1)那时,它还被当作食物,然后才是观赏鱼。(2)17世纪的时候,金鱼传到欧洲,并于19世纪50年代传到美国。(3)金鱼实际上是一类人工驯养的鲫鱼。(4)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突变和人工选择使银鲫身上出现了橙、红、黄等颜色。(5)大约2000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养殖银鲫。(6)这种改变了其沉闷乏味的形象,也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多姿多彩的金鱼

A.(3)(1)(5)(2)(4)(6)

B.(5)(1)(3)(2)(6)(4)

C.(3)(5)(1)(4)(6)(2)

D.(5)(2)(3)(1)(4)(6)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列关于火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B.火药的发明与道士炼丹有关

C.唐代葛洪曾经记载用硫黄、硝石和木炭制造火药

D.唐代火药就开始使用于军事,宋代甚至出现霹雳炮”“震天炮”等火器

E.元时,火药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并被广泛运用于枪炮制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称之为“剔红”的雕漆工艺,是在()后再行雕刻的。

A.胎型上数次涂朱色大漆

B.瓷胎上涂薄层红漆

C.木胎上刷一层红色大漆

D.铜胎上涂少许红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重点)(2018宜宾)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古代中国的陶瓷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瓷器经历了从陶器到瓷器,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发展过程

B.早在1万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制造陶器

C.在商朝,我国已出现内外涂釉的陶器,唐朝出现了“唐三彩”

D.从宋代开始出现彩瓷,其中的“青花”瓷后来成为我国瓷器的主流

E.造瓷技术于11世纪传到波斯和阿拉伯国家,1470年传到意大利及西欧国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①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②火药火器的传播 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③司马迁著《史记》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编写体例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A.①

B.②

C.③

D.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B.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C.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D.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6至18世纪中学西渐,欧洲出现了“中国热”。在“中国热”和“中国化”的思潮中,中国哲学被德法英等国的思想家们,如()内在地吸收了。

A.伏尔泰

B.莱布尼茨

C.歌德

D.康德

E.黑格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漆工艺的主要原材料是什么()

A.油漆

B.大漆

C.涂料

D.腰果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