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能被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比空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收藏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学生小组确定了研究性学习主题为“Photoshop软件中‘规则选取’与‘不规则选取工具’的适用情况与使用技巧”,下列最适合作为该小组最终学习成果的是()。

A.产品设计模型

B.调研分析报告

C.问卷原始数据

D.活动设计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铝 金刚石 水

B.盐:氯化钙 硫酸 硝酸钾

C.氧化物:MgO P2O5 KClO3

D.混合物:空气 粗盐 牛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展PM2.5检测的城市之一。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的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PM2.5运动越剧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C.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雾霾”是近年的热点话题,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 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C.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D.可吸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硫化氢的中毒机理是()。

A.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作用引起组织缺氧

B.硫化氢无毒,但人体吸入会排挤空气中的氧使人窒息

C.吸入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失去呼吸功能全身缺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提升、选做)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壁上的纤毛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要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需要查找与之相关的材料。其中较为恰当的一组是()①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各国普遍建立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有关“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

B.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D.呼出的气体全部都是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学习小组为纪念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6周年,编辑了一.期《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纪念尼克松访华46周年》板报。下列各项可以入选“尼克松访华成果”这一栏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