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工艺上通常把二元理想溶液中轻重组分的蒸汽压之比称相对挥发度,记为α,当α=1时,不起任何分离作用,α值的大小标志着混合溶液分离的难易程度;α值愈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两组分间的饱和蒸汽压相差愈大,在精馏过程中两组分间的分离愈容易

B.说明两组分间的饱和蒸汽压相差愈小,在精馏过程中两组分间的分离愈容易

C.说明两组分间的饱和蒸汽压相差愈大,在精馏过程中两组分间的分离困难

D.说明两组分间的饱和蒸汽压相差愈小,在精馏过程中两组分间的分离愈困难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工艺上通常把二元理想溶液中轻重组分的蒸汽压之比称相对挥发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拉乌尔定律说明了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从液面克服阻力进入气体中的趋势只与此组分的()有关,而与其他组分在液体中的存在无关。
拉乌尔定律说明了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子从液面克服阻力进入气体中的趋势只与此组分的()有关,而与其他组分在液体中的存在无关。

A、温度

B、性质

C、在液体中的摩尔分数

D、在液体中的体积百分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苯和甲苯组成的溶液近似于理想溶液.试计算:(1)总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92℃时,该体系汽液平衡的汽液相组成;(2)该体系达到汽液平衡时,液相组成x1=0.55,汽相组成y1=0.75.确定此时的温度与压力.(组分的Antoine方程常数见上题)
苯和甲苯组成的溶液近似于理想溶液.试计算:(1)总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92℃时,该体系汽液平衡的汽液相组成;(2)该体系达到汽液平衡时,液相组成x1=0.55,汽相组成y1=0.75.确定此时的温度与压力.(组分的Antoine方程常数见上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A . 沸点低;

B . 沸点高;

C . 沸点恒定;

D . 沸点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 . 沸点低;

B . 沸点高;

C . 沸点恒定;

D . 沸点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实际晶体中原子的排列不可能这样规则和完整而且或多或少存在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通常把这种偏离完整性的区域称为()。

A.间隙原子

B.刃型位置

C.晶体缺陷

D.空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精馏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xD=0.96,测得第三层塔板(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浓度为0.4,第二层板下降液体浓度为0.45,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2.5,则第三层塔板的汽相单板效率为()。

A.22.2%

B.32.66%

C.44.1%

D.67.5%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流率为800kmol/h组成为0.4的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达到0.7,塔底残液组成不超过0.1,泡点进料,回流比为2.5()。要使塔顶采出量达到500kmol/h,应采取措施()。

A.增加塔板数

B.加大回流比

C.改变进料热状况

D.增加进料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精馏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馏出液浓度为 0.96,测得第三层塔板(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浓度为 0.4,第二层板下降液体浓度为0.45,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 2.5,则第三层塔板的汽相单板效率为()。

A.22.2%

B.107.5%

C.32.66%

D.44.1%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把NaCl溶液加热蒸发至干,直至析出全部溶质,选用最合适的仪器是()。

A.表面皿

B.蒸发皿

C.烧杯

D.烧瓶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

(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统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起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位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显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天然气中的酸性组分及有机硫在有水的情况下将生成酸或酸溶液,对输气管道和设备造成腐蚀。()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