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

A.人户抢劫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C.抢劫金融机构

D.抢劫致人死亡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抢劫行为中可依法适用死刑的有()。A.人户抢劫B.在公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规定的有()。

A.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C.未成年人犯罪都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未成年人犯罪的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刑罚指的是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剥夺政治权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构成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下列情形”是指哪些?()

A.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C.抢劫乞丐或者生活特别困难者的

D.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入户抢劫的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C.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D.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被判处的刑罚中可适用减刑的是()。

A.拘役

B.管制.

C.死刑缓期2年执行

D.有期徒刑

E.死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谭某抢劫一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查明谭某抢劫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抢
劫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判处谭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判决宣告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核准程序。但同时为防止谭某家人转移财产,该法院遂于报请死刑核准当日没收谭某财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于9月3日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并送达到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前谭某揭发原任职单位一领导的重大行贿、受贿犯罪事实(后查证属实),但原审人民法院院长认为谭某主观恶性大,仍然决定于9月18日执行死刑。当日在司法警察的临场监督下,完成了死刑的执行。问题:本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李某(7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下列有关表述中错误的有()。

A.对李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李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李某应当适用缓刑

D.对李某不适用死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于1998年3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因符合假释条件而于2001年被假释。假释后因无法找到工作而生活困难。2005年6月14日,甲找到高中同学乙,对乙说:“哎!一点钱都没有,这日子没法过了!村里丙家有钱得很,过得那么滋润,老天爷太不公平,走,跟他弄点钱花花!”二人在甲家里密谋于2天后16日夜里到丙家里抢劫。第二天,乙的表弟丁1987年6月27日出生)来看乙,听闻甲、乙准备抢劫,表示有兴趣参加,能否也弄点钱花花,二人表示同意。2005年6月16日,三人闯人正在熟睡中的丙家里抢劫,逼迫丙拿出10万元,因遭到拒绝和反抗,就将丙一家四口全部杀死。公安机关于2005年8月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侦查中发现甲于2004年6月将举报其盗窃的本村村民赵某和证人刘某杀害。检察机关于2006年9月对甲、乙、丁三人提起公诉,法院于2006年11月判决甲犯抢劫罪死刑立即执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合并执行死刑立即执行;乙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丁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乙在死缓执行期间,监狱内的戊对乙进行殴打,乙不得已为保护自己进行反击,不小心击中戊头部,导致戊重伤。死缓2年期满以后,在上报减刑期间,戊为报复乙致自己重伤,对乙出言挑衅,乙受不过挑衅,对戊出拳,再次致戊重伤。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法院对丁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2)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3)甲、乙应判处的刑罚应当由哪个法院复核?4)对乙两次对戊的伤害,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刑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B.附加刑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C.主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E.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A.死刑

B.迁刑

C.城旦舂

D.笞一百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