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什么积极意义()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答案
收藏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安定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什么积极意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唐朝时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

C.源于唐朝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

D.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命题点 1:宋朝的统治政策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 人,平均每年约 360 人;武举 考试共录取武士 868 人,平均每年约 5 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 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科教兴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人拥有较高社会地位,武将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与宋朝实施的哪一国策相关()

A.科举制

B.重文轻武

C.分化事权

D.重视人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表现在()

A.首创"糊名法

B.创立殿试制度

C.重文轻武

D.增加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B.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C.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为防止唐朝末年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文武并重

B.重文轻武

C.尚武轻文

D.守内虚外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材料反映的统治政策是()

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为22万人,到真宗时为91.2万人,这说明()

A.军人地位上升

B.边患日趋严重

C.立国政策改变

D.落镇拥兵自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宋朝的什么创作达到高峰,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陆游、辛弃疾等()

A.词

B.诗

C.散文

D.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五代的时候,中原战乱不休,政权更迭如同走马灯,54年间竟然频繁换了5个朝代,10多个皇帝。”由此可知,北宋重文轻武政策的意义()

A.顺利时代潮流,促进文官政治发展

B.发展文教事业,推动科举制的进步

C.轻视武备及军队以强化中央集权

D.取消武将以杜绝兵变,使政权巩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B.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