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历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体现了下列哪一原则()

A.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C.一事不再罚原则

D.处罚法定原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以惩戒违法行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为目的,而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体…”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自身行为应当承受的、以国家名义根据刑法对该行为所做的否定评价和对行为
人进行谴责的义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颜某作为家长,为图眼前利益,迫使其小儿子辍学(未完成义务教育)跟他经商。学校了解到这一消息后向县政府揭发他,县政府发出文件警告他保证儿子完成学业

B.梁某一次因为开车太快,与人相撞发生了严重车祸,对方司机被撞成重伤。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责任在梁某,于是判他过失伤人罪成立,负责对方司机的所有医疗费用

C.梁先生是一桩谋杀案的被告,由于原告一方证据不足,无力证实梁先生有罪。而梁先生为自己辩护的辩词也表明他无罪,于是法院最后判决梁先生无罪释放

D.赵××是一家企业的高级主管,一次因为他个人原因而影响了企业该季度的销售额。于是总经理要求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作深刻检查,并表示以后不再犯同类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罪数形态通常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有()。

A.违法行为着手实施以后,在停止之前持续地侵犯同一客体的犯罪

B.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C.行为人基于一个犯意,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多次实施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地犯罪

D.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整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是()。

A.2020年1月1日,2020年10月10日

B.2020年1月10日,2023年1月10日

C.2020年10月10日,2023年10月10日

D.2020年10月10日,不设结束期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2004年12月22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对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

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

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构成犯罪。2004年12月22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诺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以上的,构成侵犯著作权。面对两个司法解释的适用正确的是()。

A.2004年12月22日以后审查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一律适用2004年司法解释

B.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打击相关犯罪的需要,择一适用

C.上述司法解释都只能有参考价值,司法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D.上述2004年司法解释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不溯及既往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追逐竞驶的罪过形式为故意,不要求行为人以赌博竞技或者追求刺激为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无权代理构成要件的是()。

A.行为人的行为不违法

B.行为人须是恶意且有过失

C.行为人以本人的名义或他人所为的民事行为

D.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也没有令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此类罪的,以特别累犯论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民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______。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有意思表示

C.行为内容不违法

D.行为的形式为书面形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坚持法纪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纪为准绳,给予的处分与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相结合,宽严相济。

A.惩罚与教育

B.奖励与惩罚

C.精神与物质

D.惩戒与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