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下属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司财物视而不见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负有管理责任的班组长负激励3000元,并降试用3个月

B.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负责人负激励3000元,并降试用3个月

C.取消负有管理责任的班组长当年晋升资格

D.取消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年度评优资格

答案
收藏

B、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负责人负激励3000元,并降试用3个月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对下属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司财物视而不见的,以下说法正确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救济款物,构成贪污罪

B.普通公民乙利用受聘担任国有公司经理职务的便利条件,侵吞国有财物,不构成贪污罪

C.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罪

D.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挪用、变卖公司资产、利用设计成果谋取私利,将面临解除劳动合同处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公司员工A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非法牟利6万元,该员工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的()

A.职务侵占罪

B.挪用资金罪

C.盗窃罪

D.贪污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公司经理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对此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本条对甲量刑()。

A.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B.最高可判处20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C.最高可判处25年有期徒刑,不并处没收财产

D.如果判处5年有期徒刑,则不能并处没收财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贪污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下
列不属于贪污罪的是()

A.国有企业的甲,利用职位之便收取礼品,且数额较大

B.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乙,为农民多报青苗数,从开发商处多领取30万元补偿款,自己分得10万元。

C.村委会主任丙,利用职务便利将土地征用补偿款据为己有

D.国有保险公司丁,利用职务之便骗保理赔,将5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对下列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是()。

A.汪某暴力干涉其女儿婚姻自由,未造成严重后果

B.刘某虐待其父致死

C.某私企员工王某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经手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D.杨某,水利局干部,在工作中玩忽职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罚规定》对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的处分()
A.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或者公司财物的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或者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时间超过3个月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或者挪用公款或者公司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或者公司资金不归还的,按非法占有国有或者公司财物论处C.个人借用公款或者公司资金逾期不还的,追回其欠款,情节较重的。违反规定,批准将公款或者公司资金借给个人的D.在商业活动中为企业争取返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在()应予立案追诉

A.3000-5000

B.5000-10000

C.6000-8000

D.10000-15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不得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司财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企业会出现不廉洁的地方包括()

A.上级收受下级的礼金和吃请,形成不正当的晋升、调岗等

B.权力部门收受客户的礼金和吃请,选用品质不高的产品或服务

C.监督过程中收受礼金和吃请,放松监督标准

D.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占用公司财物或利用公司资源进行其他盈利性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以下关于离职责任说法,正确的有()

A.离职员工不得私自带走技术成果、内部资料和设备器材等公司财物或知识产权成果,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并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经济损失

B.在员工离职期间及离职之后,员工与公司发生冲突的,公司有权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C.员工于离职后12个月内,经发现有亏空、舞弊或业务上不法事情,除应负担赔偿责任外,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如交接人或部门主管知情不报故意疏失,须承担连带责任

D.在离职交接期内,若员工故意缺勤或未尽全力执行任务,或因不尽职责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公司有权追究其经济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