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m3,2010年大约为140亿m3,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答案
收藏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m3,2010年大约为1…”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建筑石膏呈乌黑色粉末状,密度大约为2.6-2.75g/㎝3,堆积密度为800-1100kg/m3。()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通常,分选块煤时,水量消耗大约为每吨原煤()m³。

A.2~3.5

B.3~4.5

C.4~5

D.4~5.5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对“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和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机

B.写了祖国山河壮丽和民众的不屈服

C.运用比喻的方法写景色

D.三万里和五千仞准确地写出了黄河之长,华山之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面关于砌墙砖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烧结空心砖表观密度约为800~1100kg/m3,孔洞大而少,使用时孔洞平行于承压面

B.烧结多孔砖表观密度约1400kg/m3,孔洞小而多,使用时孔洞垂直于承压面

C.烧结普通砖一般为实心砖,表观密度约为1800~1900kg/m3,外形尺寸为240×115×53mm3

D.灰砂砖原材料为水泥、砂、水,其收缩性较大,墙体容易开裂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黄河特点的叙述() a.我国第二水量大河 b.地上河段超过2000km c.黄土高原是黄河

关于黄河特点的叙述()

a.我国第二水量大河

b.地上河段超过2000km

c.黄土高原是黄河的泥沙源地

d.中下游河段内河航运便利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沿袭大水漫灌会导致的问题有引水量巨大、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不高以及用水效益不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山东省在黄河两岸建设引黄涵闸61座,设计引水能力() m3 /s,全省11个市的68个县用上了黄河水。

A.1600.0

B.2200.0

C.2800.0

D.320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描述符合黄河特点的是()

A.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B.水量丰富,水能宝库

C.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面哪一项内容无法进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

A.唐代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

B.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成分构成

C.北宋与辽的边界变迁

D.清代黄河水量变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只会造成荒漠扩大,不会导致水土流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关于长江、黄河共性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两河均是我国水量很大的河流

B.两河均发源于我国内陆的青海省

C.两河均存在地上河的河段

D.两河均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建有水电站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