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北京晚报上连载三个月,3月份取得稿酬收入3000元,4月份取得稿酬收入3000元,5月份取得稿酬收入5000元。该作家三个月所获稿酬应预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1176

B.1134

C.1232

D.1760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北京晚报上连载三个月,3月份取得稿酬收入3…”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报刊上连载3个月。3个月的稿酬收入分别为3000元、4000元和5000元。该作家3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1316

B.1344

C.1568

D.192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作家某甲撰写一篇短篇小说《宴席攻略》,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某甲发表权的是()。

A.某甲将该文投稿到《读者》,《读者》编辑认为该文结局过于悲伤,遂擅自将该文改为以喜剧告终

B.某甲将该文投稿到《书屋》,但《书屋》编辑认为该文不符合本期刊旨趣,拒绝发表

C.某甲的好友某乙未经其同意,擅自将小说投稿到《人民文学》刊物,并获该刊物录用发表

D.某甲的好友某乙未经许可擅自将该文手稿拿来阅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十点半,桥南百货大楼上,那闪烁的霓虹灯,准时灭。他还在河堤上站着。他算过卦。卦人说,酉戌相害。他属鸡她属狗。他不信。他只信一个字:缘。”这是不久前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大赛创作的“龙头”。有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从他开的这个头接力下去,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在李佩甫看来,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苏童、赵本夫、范小青、毕飞宇、黄蓓佳等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彩信或短信小说,但也有人认为短信文学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这段文字主要是说()

A.短信小说之争

B.短信小说是文学吗

C.由“龙头”衍生出的短信小说

D.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二次大战前,有一批作家为避免侦探小说千篇一律,便在主角、写作风格上力求创新,而求新求变的结果使推理文学出现了新的写作形式,如心理惊魂小说、冒险动作____间谍小说、冷面硬汉派小说等,他们_____重塑侦探形象、拓展取材范围,甚至走纯文学的路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跳出传统推理小说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和 尝试 老套

B.和 试图 窠臼

C.或 尝试 窠臼

D.或 试图 老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近现代刊物上的文章片段,根据上下文和本学期所学,填入合适的作家姓名。《受戒》很著名,是()
阅读近现代刊物上的文章片段,根据上下文和本学期所学,填入合适的作家姓名。《受戒》很著名,是()

先生标志性的作品,简单,明了,平白如话,十分地好读。小说写的是什么呢?自由恋爱。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上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就这么一点破事,一个具备了小学学历的读者都可以读明白。可我要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小瞧了“平白如话”这四个字,这要看这个“平白如话”是谁写的。在这位作家这里,“平白如话”通常是一个假象,他的作品有时候反而不好读,尤其不好讲,——作者并没有刻意藏着、掖着,一切都是一览无余的,但是,它有特殊的味道。(毕飞宇,《小说课》,人民文学出版社)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草叶集》是自由诗创始人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名篇有《啊,船长,我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草叶集》是自由诗创始人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名篇有《啊,船长,我的船长》,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郭沫若的《女神》在表现手法上,除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外,还吸取了惠特曼自由诗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十分流行。

B.《伪君子》、《吝啬鬼》、《唐璜》、《贵人迷》是17世纪法国悲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

C.《玩偶之家》、《人民公敌》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

D.《百万英镑》及名篇《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

(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或小说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统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相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作家往往一层深一层地掘下去,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不能不读到终了,到终了主旨才见分晓,故事才告结束,谜语才露谜底。中段承上起下,也可以成为着重点,戏剧的顶点大半落在中段,可以为证。一个地位能否成为着重点,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尤其是叙事文)中探得几分消息。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这不仅是为着题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匀称上显出一点波澜节奏,如同图画上的阴阳。轻重倒置在任何艺术作品中都是毛病。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

文章为什么要分轻重?作者认为分轻重的方法有哪两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作家在小说方面有重大成就是()。

A.秦牧

B.巴金

C.老舍

D.鲁迅

E.曹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紫玉生烟》连载在()上。

A.皖江日报

B.世界晚报

C.新民报

D.南京人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狄康卡近乡夜话》中《伊万·费多罗维奇·希邦卡和他的姨妈》是一篇比较特殊的小说,因为较之于其他作品的传奇色彩,它描绘的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画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小鹌鹑》是()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

A.俄罗斯作家

B.法国作家

C.英国作家

D.美国作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