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穆旦的籍贯是()。

A.浙江宁波

B.浙江海宁

C.江苏高邮

D.江苏盐城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穆旦的籍贯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穆旦的代表作是()

A.《再别康桥》

B.《赞美》

C.《会唱歌的鸢尾花》

D.《白玉苦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材料:我省是多山省份,也是个海洋大省。浙江今后的发展空间往哪里拓展?发展山区经济、海洋经济,
建设“山上浙江”、“海上浙江”,“山海经济”相互优势互补,无疑能够帮助我省拓展发展空间,是实现我省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和希望所在。

浙江的“山”,主要是指浙西南的衢州、丽水等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海”则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宁波、绍兴、温州等市。我省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经济发展缓慢。为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从2002年起,我省推出了“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依托浙东沿海的发达地区与西南山区一些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和经济互补性,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重点由杭州、宁波、温州等8个发达地区与衢州、丽水、舟山等3个欠发达地区及25个县(市、区)结成帮扶关系,同时还有106个欠发达乡镇与发达地区的106个经济强镇结成“友好乡镇”。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正步入新一轮调整期,我省经济发展也受到强烈冲击。对我省民营经济来说,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在“山海经济”的刺激下,丽水等山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量仍在10%以上。伴随着省政府深入开展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和结对帮扶工作,企业要同政府一起,促进产业转移、劳务对接和异地开发。实现浙江经济的再次飞跃。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省委省政府的山海协作政策,你怎么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营造了一个“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的诗作是()A.戴望舒《雨巷》B.穆旦《赞美》C.徐志摩《再别

营造了一个“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审美意境”的诗作是()

A.戴望舒《雨巷》

B.穆旦《赞美》

C.徐志摩《再别康桥》

D.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穆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A.新月诗派B.象征诗派C.朦胧诗派D.九叶诗派

穆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新月诗派

B.象征诗派

C.朦胧诗派

D.九叶诗派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浙江第一大城市是()。

A.苏州

B.杭州

C.宁波

D.绍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穆旦属于现代文学史上()A.新月诗派B.象征诗派C.意识流派D.九叶诗派

穆旦属于现代文学史上()

A.新月诗派

B.象征诗派

C.意识流派

D.九叶诗派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00年以来,粤苏浙鲁四省中,进口年增长率的最高出现在:

A.广东

B.浙江

C.江苏

D.山东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浙江菜系主要由()、宁波、绍兴等地的地方才发展而成。A.浙江B.镇江C.杭州D.苏州

浙江菜系主要由()、宁波、绍兴等地的地方才发展而成。

A.浙江

B.镇江

C.杭州

D.苏州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

资料

材料一:分散于各政府部门管理的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后的收人往往由各部门自收自支,一定程度上诱发贪污腐败。近日山东明确规定,今后这些收入都归政府财政所有,任何部门不得截留。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加强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山东日前出台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公园、广场等的广‘告权、冠名权、经营权等,应通过招标或拍卖方式有偿出让。公路客运和公交线路(包括城市内、城市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营运权,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招标作出许可,确定营运人。同时,对利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的管理,应根据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停车泊位,通过不同方式有偿出让经营权。山东明确规定,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收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或由财政部门委托有关部门征收,所得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有偿使用收入,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材料二:浙江图书馆和宁波图书馆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相继宣布实行免费开放,读者只需交纳押金就可借阅图书。类似行为在浙江不是第一次,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浙江省博物馆等于此前宣布免费对公众开放……据统计,“免费西湖”以每年2530万元的门票损失,换回了100多亿元的丰厚回报。

公共资源相继免费开放

2007年12月1日,浙江图书馆宣布馆内的420万册藏书“零门槛”对公众开放。读者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再不需交纳每年30元的借书证年费。而此前,浙图已免费开放现刊、报纸阅览;免收 20元的办证于本费;借书数量从每人每次最多3册增加到5册。

2008年1月1日,宁波图书馆宣布免费对公众开放。免费当天,共有653名读者办卡、续卡,创下该图书馆日办卡人数之最。

浙江图书馆免费之前,浙江博物馆已进行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尝试。2004年1月,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一律免票参观基础上,浙江博物馆宣布免费开放。

浙江的免费并非仅仅体现在文化设施方面。2003年10月,杭州市宣布,西湖环湖公园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总面积超过2000公顷。

舍小利赢大利

免费不仅给这些场馆和公园带来门票损失,游客、参观者和读者数的激增还大大增加这些部门的管理负担和运转成本。浙江是如何运作这些设施和场所的?为何要一再推广这一模式?

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应长兴介绍,图书馆免费的首要目的是吸引更多读者,构建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型社会良好风气。他说,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连续6年走低,令人担忧。尽管每年到浙图的读者达170万人次,但受网络、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介影响,读者比过去有所减少。在这种形势下,担负启迪民智重任的公共图书馆不能满足于过去的“藏书馆”状况,而要琢磨如何把读者引进来。

“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实行免费开放就是为了把公益性体现得更好。”宁波市图书馆馆长庄立臻说。免收借书证年费后,图书馆每年将减少很多收入,这一部分将由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志,免费开放代表了政府鼓励阅读和传播文化的姿态,也满足了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浙图副馆长徐洁说。

据了解,浙江省财政对浙图的支持力度很大,从1998年开始,每年购书经费递增100万元,2007年,浙图的购书经费达到1560万元,在省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而2008年的购书经费将在此基础上曾加200万元,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保证,才有免费开放的底气和能力。

博物馆免费,同样为它们带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介绍,免费当年,参观人数就增加到100万人次,是过去的5倍。随后几年,参观人数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一些博物馆定期更新和交流引进展品,吸引人们参观。

如果说图书馆和博物馆更多考虑的是公益性,需要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那么西湖沿湖景区的免费,则在顾及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

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小辉介绍,“免费西湖”不仅让市民得到享受,也成为杭州旅游业竞争的品牌,在全国林立的旅游景区中树立了不收费的独特旗帜,为社会各界和广大游客、市民称道。据统计,杭州“还湖于民”以每年2530万元的门票损失,换回了100多亿元的丰厚回报。

以西湖南线为例,取消门票前每年门票收入600万元,取消门票后,仅沿线商铺每年的拍卖总收入就达700万元。在实行景区门票免费后,游客量同比增长了10%。为了游览更多免费景点,游客逗留时间平均延长一天半,由此增加了他们在杭州餐饮、购物、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的消费。2004年杭州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比免票前增加了100多亿元,2005年旅游产业在杭州的GDP中的比重由前一年的6.3%上升到了10.8%。舍弃小利赢大利,浙江省算的是一笔宏观经济社会账。

公共资源免费引发社会反思

浙江的开放之举.让人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共资源回归公众。

在国外,公园免费开放是普遍做法。杭州市物价局的吕明晓认为,公园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公共绿地,是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的场所。公园里许多天然景点和

人文景观是历史形成的,属于全民所有,新设和改造的景观、景点由当地纳税人出钱投资,并非少数人的专利,居民有权利平等享受。公园免费开放为杭州赢得了更多的游客和更多的旅游收入,也为杭州的执政者赢得了民心和口碑。

短期的“亏本”,带来的却是长期的获益。眼前利益的损失,在长远利益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其实,免费与否并非问题焦点,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些公共资源的公益与经营?怎样使社会公共产品的公共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材料三:某公园免费开放,人流量增加。

郁郁葱葱的树木,争奇斗艳的鲜花,古城亭台,以及假山和花草掩映下的夜光池,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阵阵袭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其中又可以看到少数人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草坪上,原本绿茵茵的青草地因踩踏已露出黄土;夜光池里,漂浮着游人丢弃的垃圾;假山旁的灌木枝条被折光;石头上、树木上被刀子划得伤痕累累……

正在打扫卫生的公园环卫工人说,自公园免费开放后,公园的环卫工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些人带食品进来吃,垃圾随手丢,每天早上环卫工人需要用几个小时清理前一天晚上丢弃在草坪上的垃圾。

退休职工刘先牛正在公园里抖空竹。他说,公园对外开放后,不文明行为到处可见,与公园环境不协调。公园不允许带宠物进入,但现在有不少人带着宠物进来散步,这些小动物随地大小便。还有不少人骑车进入公园,游人的危险系数增大。

政府将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把公共资源、风景资源还给市民,进一步扩展城市的休闲功能,提升城市的品位。而在市民游客享用“免费午餐”的同时,公园管理难度骤增,绿化设施破坏严重,公园如何得以长久维持等问题随之产生。

公园免费目前在国内是大势,但面临的维护成本增加和经费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免费公园出现尴尬局面。

财政拨款,盈利,维护,工资,基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扩展业务。

材料四:11月6日,观众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为让更多精美文物与观众见面,2002年,总投资 2.33亿元的省博物馆扩建工程启动。今年9月工程完工后,国庆长假期间省博面向公众预展,随后就观众提出的数百条意见进行调整,今日开始正式对公众开放。当日,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开始免费开放。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20多万件,其中包括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据悉,为了实行免费开放,湖北省政府出资3000万元,用于补贴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

作为湖北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20余万件,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漆木器、金玉器、宇画等。今年10月份,省博物馆扩建完工后,展厅面积达1.3万平方米,6000多件文物首次对外开放,包括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4件镇馆之宝以及16件国宝,丰富的藏品极具看点。

11月6日,湖北省有关负责人宣布:省博物馆将永久免费开放,由省政府每年从财政拿出3000万元,补贴其门票收入和日常运行费用。消息发布后,参观者蜂拥而至。最近几天,每天的平均参观人数都超过万人次。

10日9时30分,免费开放后的第一个星期六,记者在湖北省博物馆门口看到,开馆不过半个小时,门口就排起500多米的长队,站在博物馆门口一眼望不见队尾。

“最高峰时,1万多人排队等候进博物馆参观”,而在平时,他们每天接待的人数在500人左右。王红星对最开始几天的火爆局面依然感到心悸。开放当天,万人进馆“挤瘫”了博物馆,大批武警和保安在现场维护秩序。然而,游客还是不断涌来。7日下午,湖北省博物馆已停止发票,但发票窗口外依然挤满了想要参观的游客,博物馆里面、道路栏杆、台阶上都坐满了游客——免费开放第二天,省博物馆即宣布,近日将闭馆检修。

博物馆以前门票30元/张,每天参观人数在500人至1000人左右,主要以游客、学生和单位组团为主,免费开放后,大部分都是本地居民。博物馆方负责人呼吁武汉居民,不要赶在高峰期凑热闹,以后参观的机会还有很多。

材料五:从今年正月初一开始,武汉东湖主景区试行免费开园,不再向市民和游客收取30元一张的景区门票。

据介绍,地处武汉市城区内环与中环之间的东湖风景区,规划面积达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风景区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名人遗址、运动休闲等于一体,资源优势明显。景区内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集纳了4000多个植物物种。1982年,国务院将武汉东湖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

材料六:“荆楚网”上有一网友说:

停车难,到处都有收费的,这个费那个费的,到最后也没弄清楚收的是什么费用,停车才20分钟,就按一个小时收费5元,据说是按小时收费。也有公众提出疑问:公路不是公共资源吗?既然已经交了养路费了,就不应该再多收其他的费用了。

材料七:近年来,随着三亚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三亚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高,进入三亚的游客呈大幅度增长趋势,三亚的海域、城市户外广告等公共资源价值越来越高。长期以来,三亚市忽视了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管理,致使政府公共资源的管理极不规范,不仅没有统一开发规划使用,各部门管理职能也不清楚,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同时使许多政府公共资源无偿或低价被企业占用,造成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极不公平,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政府大量收入白白流失。

为了规范三亚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管理,公平、公开、公正配置政府公共资源,增加财政收入,防治腐败现象,三亚市经深入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广东、山东等地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管理经验,决定对政府公共资源实行有偿使用。近期拟对海域资源、河沙资源、城市户外高立柱及路灯广告资源和网吧经营权等部分政府公共资源通过公共拍卖、竞价发放和定价摇号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目前,各职能部门正抓紧起草有关管理办法及操作方案,有望近期发布实施。

材料八:“两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有政协委员提出一份提案是关于人民大会堂的。众所周知,从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到现在,每一位到这里参观的人都要支付从最初的3角到今天30元的门票费用。该政协委员以为,无论从国家民主形象建立的必然要求,还是公共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来看,参观人民大会堂要收取门票费用都非常不合时宜。立法机构的活动场所已然成为不少国家展示自身民主程度的重要窗口,大多数国家的国会大厦都是对游客免费开放的,有些还配有免费的讲解员。通过讲解,进而使到那里参观的人了解这个国家的宪政历史和民主文化。有些国家,参观的民众甚至可以旁听国会的各种会议。德国的议会大厦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参观不收门票,只需排队依次进入。议会大厅内的议员们在辩论,大厅上方民众和各国游客在参观游览,政治家的政治活动与人民的文化生活浑然一体。美国国会大厦是华盛顿最显眼的建筑,每天开放,参观者不需要任何证件。美国国会也将此举看成是“民主政府的象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人民大会堂对公众是否免费开放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整个国家的民主形象。人民大会堂只有对人民免费开放,人民才能以主人的姿态来到这里,得以身临其境地体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增强每一个中国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申论要求

1.请用150~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属于吴方言的地区是()

A.上海

B.苏州

C.南京

D.杭州

E.宁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古代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朝的三互法是有关官吏考课的回避制度

B.唐朝的司法官审判回避制度称为别推制

C.宋朝科举考试中创造了回避的考试方法和规则,以防科举舞弊

D.明朝对京官实行籍贯回避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