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成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麦库姆斯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成为传播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是谁起了主要作用?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A.李大钊

B.邓中夏

C.蔡和森

D.恽代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终极追求”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史学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史学传播的范围与其学科效应成正相关关系

B.史学有着自己的“终极追求”,是一种天职文化

C.优化民风、激活向善意识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D.史学不仅记录历史.还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927年(),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

A.2月

B.3月

C.5月

D.4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贡献是()

A.指出了受众具有能动性

B.揭示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C.指出了受众具有主动的传播需求

D.充分考虑了社会结构因素

E.使受众研究从被动的受众观转向了主动的受众观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26年九月,毛泽东发表()一文,提出“农民问题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混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普利高津曾经指出,至今我们的科学遗产
中尚有两个泰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序与无序的关系问题。当前,席卷全球的“混沌”热,可以说是这个领域中的新范畴。 自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以来,确定论的观点在自然科学体系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不相信上帝是掷骰子(注:骰子,一种赌具)的。”拉普拉斯早就宣称,只要给他初始条件,他就可以预言未来的一切发展。莱布尼茨也曾认为,数学将能解决一切争议,一旦遇到不同意见,那就计算计算。在他们眼里,客观世界本身的运动规律是确定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61年,气象学家洛伦兹用计算和数值模拟天气变化时,发现仅仅千分之一差值的输入竟会引起巨大的差异。后来,他在演讲中以蝴蝶为比喻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后来,这一假想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蝴蝶效应”。1963年,他又进一步研究了三个非线性的确定性方程组,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会产生随机解,计算机打出的图形为三维双螺旋曲线,后来这组曲线被科学家们作为表示“混沌”的经典图形而引用。 1972年,约克偶然发现了洛伦兹发表在一家气象杂志上的文章《决定性的非周期流》,接着,有意识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5年,约克和他的学生李天岩发表了《星期三意味着混沌》一文。从此,“混沌”步入科学界,成为一门新学科。 1976年。数学生态学家梅对一个很简单的非线性种群增长差分方程模型进行研究,也发现在一定参数值域内会产生随机解。这一研究影响深广,它诱使许多科学家都卷入这场“混沌”热之中。 文中画线的“这个领域”指的是 ()

A.我们的科学遗产。

B.两个未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

C.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问题。

D.席卷全球的“混沌”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日记、书信体小说的出现与发表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宽容、文学观念的丰富,也是“个人主义”兴起的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混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普利高津曾经指出,至今我们的科学遗产中尚有两个未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

混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普利高津曾经指出,至今我们的科学遗产中尚有两个未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序与无序的关系问题。当前,席卷全球的“混沌”热,可以说是这个领域中的新范畴。

自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以来,确定论的观点在自然科学体系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不相信上帝是掷骰子(注:骰子,一种赌具)的。”拉普拉斯早就宣称,只要给他初始条件,他就可以预言未来的一切发展。幕布尼茨也曾认为,数学将能解决一切争议,一旦遇到不同意见,那就计算计算。在他们眼里,客观世界本身的运动规律是确定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961年,气象学家洛伦兹用计算和数值模拟天气变化时,发现仅仅千分之一差值的输入竟会引起巨大的差异。后来,他在演讲中以蝴蝶为比喻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后来,这一假想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蝴蝶效应”。1963年,他又进一步研究了三个非线性的确定性方程组,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会产生随机解,计算机打出的图形为三维双螺旋曲线,后来这组曲线被科学家们作为表示“混沌”的经典图形而引用。

1972年,约克偶然发现了洛伦兹发表在一家气象杂志上的文章《决定性的非周期流》,接着,有意识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975年,约克和他的学生李天岩发表了《星期三意味着混沌》一文。从此,“混沌”步入科学界,成为一门新学科。

1976年,数学生态学家梅对一个很简单的非线性种群增长差分方程模型进行研究,也发现在一定参数值域内会产生随机解。这一研究影响深广,它诱使许多科学家都卷入这场“混沌”热之中。

文中画线的“这个领域”指的是()

A.我们的科学遗产。

B.两个未得到答案的基本问题。

C.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问题。

D.席卷全球的“混沌”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E.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对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C.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D.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

E.该模式引入了“噪音”的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