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D.诗词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我们现在常用机制和机制手工的水彩画纸的表面纹理大致有三类,即()。

A.点状纹

B.细纹

C.粗纹

D.中粗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现在我们常用的以太网MAC地址是32位,IP地址是48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我们现在常用的无线切片不包括()。

A.QoS+DNN

B.RB资源预留

C.传输切片切片

D.物理基站切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们现在常用“老骥伏枥”来比喻人随虽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这个成语出自曹操的哪首诗()。

A.《观沧海》

B.《龟虽寿》

C.《短歌行》

D.《度关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本题利用JTRAIN3.RAW中的数据。(i)估计简单回归模型并用常用格式报告结论。基于这个回归,1976年
本题利用JTRAIN3.RAW中的数据。(i)估计简单回归模型并用常用格式报告结论。基于这个回归,1976年

本题利用JTRAIN3.RAW中的数据。

(i)估计简单回归模型并用常用格式报告结论。基于这个回归,1976年和1977年的工作培训看上去对1978年的真实劳动工资有正的影响吗?

(ii)现在使用真实劳动工资的变化cre=re 78-re 75作为因变量。(由于我们假定1975年之前没有工作培训,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train进行差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定义ctrain=train 78-train75, 那么,由于train75=0,所以ctran=train78。)现在,培训的估计影响有多大?讨论它与第(i)部分估计值的比较。

(iii)利用通常的OLS标准误和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求培训效应的95%置信区间,并描述你的结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是指:

A.马克思和列宁

B.毛泽东和周恩来

C.李大钊和陈独秀

D.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①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①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②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③一般讲到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④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⑤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⑥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⑦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曰: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⑧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姆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宋或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节选自季羡林为《世界散文精华》所作的序)

第③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作者认为,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都要注重 。(6分)

文章第⑦段,作者认为“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的原因是什么?(6分)

第⑧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6分)

请用竖线对全文层次进行划分。(7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 7~10 题。 不管我们怎样做,都不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光从一个物体运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 7~10 题。

不管我们怎样做,都不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光从一个物体运行到我们的眼睛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总是看到事物在过去的样子,而永远不能看到它们现在的样子。在通常的情况下,这实在不重要。如果你看到一位朋友穿过马路,你正在看的是一亿分之一秒之前的他,因而也可以说是现在。然而,一旦你的视线离开地球开始转移到天体上,这种情况则更令人关注。光从月球到达我们这里需要1.25秒,所以只要我们还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月球总是它在125秒前的样子。

光从太阳到达我们这里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始终看到8分钟以前的太阳。假如某种不可思议的破坏突然消灭了太阳的话,我们对此则保持在幸福的无知中一会儿,且继续沭浴在阳光里,因而仍然意识到太阳的存在,似乎它未被触动。最后的阳光到达我们这里足足需要8分钟,只有在此以后我们便会陷入黑暗中,从而得知太阳已经消失了。

对恒星来说,情况更极端得多。光经过1年传播的距离为一光年,而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则是4.3光年远。即光从半人马座α星抵达我们的眼睛需时4.3年,因而我们总是看见它在43年以前的样子。你也许会认为事情不至于这样,因为半人马座α星很可能在4.3年以前同现在几乎完全一样。不错,恒星的变化是非常缓慢。其他天体更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8.8年前的天狼星和40年前的大南星。

现在我们能观测到离我们数千万光年,甚至几十亿光年的星系。当我们迭剐如此遥远的距离时,我们正在观看如此遥远的过去,以王于连在像恒星和星系那样长寿的天体里,确实都有过时机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正设法观测它们处于出较年轻时的样子。令人遗憾的是,天体越远,当我们观察它时,我们探测到的它的过去越远,它也越暗,田而我们所能见到的也越粗略,即使最大的星系也只不过表现为极其微小的辐射体。

第 7 题 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物现在的样子”是指事物与观察者同时的状态

B.“通常的情况”,在这里是指人类的日常生活

C.作者认为,我们根本不可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

D.以作者认为,月光映照到地球上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清晨8时,某旅游团全体团友已在汽车上就座,准备离开饭店前往离站点。地陪A从饭店外匆匆赶来,上车
后清点人数,又向全陪了解全团行李情况,随即讲了以下一段话:“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们全团15个人都已到齐。好,现在我们去火车站。今天早上,我们乘9点30分的Y402次火车前往X市。两天来大家一定过得很愉快吧!我十分感激大家给予我工作的理解和合作。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短短两天,我们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成了好朋友。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女士、先生:今后有机会再来我市旅游。人们常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肯定会有重逢的机会。现在,我为大家唱一支歌,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唱歌)女士们、先生们!火车站到了。现在请大家下车。”

请运用导游服务规范程序相关知识,分析指出在送客阶段地陪A服务上的不足之处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然而,我们难道能够无视这样一个现实吗?--我们现在正使化学物质充满我们的环境,这些化学物质有能力直接打击染色体,并以精确的方式影响染色体,造成上述情况。为了得到一个不生芽的土豆或一个没有蚊子的院落,难道我们付出这样的代价不是过高了吗?根据这段文字“上述情况”最有可能是指()

A.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生态受到化学物质的破坏

C.为改善环境付出过高的代价

D.染色体受损导致人身体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农业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 文段中“方法”一词是指()。

A.纳巴塔人占据险恶的内盖夫沙漠

B.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纳巴塔人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