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充电时当电解液()时,即为充电完毕。

充电时当电解液()时,即为充电完毕。

A . 冒出细密强烈气泡

B . 80%的电池达到2.5伏以上

C . 电压、比重稳定3小时不变

D . 温度达到200度以上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充电时当电解液()时,即为充电完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铅酸蓄电池在初充电过程中,当发现电解液液面低于上部红线时,则()。

A.应补加浓硫酸;

B.应补加纯水;

C.应补加配制好的电解液;

D.不应补充液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充电时苛性钠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

A.20℃

B.30℃

C.35℃

D.4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过充电。

A.极板硫化,充电时电解液比重不易上升

B.放电时,电解液比重下降较快

C.电解液液面降低较多

D.对于经常不带负荷的蓄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充放电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初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充电至电解液逸出气泡、单格电压到2.4V时为止。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充电至电解液沸腾,密度和端电压连续3小时不变时为止。
初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充电至电解液逸出气泡、单格电压到2.4V时为止。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充电至电解液沸腾,密度和端电压连续3小时不变时为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而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上升缓慢的故障现象是由于()造成的。

A.极板短路

B.极板开路

C.活性物质脱落

D.充电电压过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蓄电池内电解液比重降低到低于()时,则必须进行补充充电。
蓄电池内电解液比重降低到低于()时,则必须进行补充充电。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电解液温升异常的现象是()

A.初充电前电解液温度不下降

B.正常充放电时,电解液温度升高

C.个别电池的温度比一般的电池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室温时,用密度计测得四只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分别为以下四种情况,试判断其中充电程度最足的是电解液密度为1.16。()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镉镍蓄电池正常充电结束后,如电解液液面低于上液面线时,则()。

A.应补加氢氧化钾溶液;

B.应补加已配制好的电解液;

C.应补加纯水;

D.不应补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蓄电池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都按一定规律上升,并且电解液温度也不高,这表明蓄电池处于()

A.硫化状态

B.活性物质脱落

C.自行放电

D.正常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对于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瓶车充电时应距离明火处5m,并加强通风

B.铲车运输时,铲架应升高行驶

C.工作完毕铲架应收起绑好

D.坡路上停车必须采取防溜车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