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

B.点光源与物体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

C.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收藏

B、点光源与物体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面关于光的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子

B.外层空间缺少灰尘反射光,所以外层空间是黑暗的

C.笔在水中部分弯折表明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形成虚像

D.手电筒投影仪的幻灯片要放置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且要倒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四种现象,不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是()

A.通过卡尺两卡脚间狭缝观察发出红光的灯管,会看到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B.不透光的圆片后面的阴影中心出现一个泊松亮斑

C.太阳光照射下,架在空中的电线在地面上不会留下影子

D.用点光源照射小圆孔,后面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圆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夜视仪能在黑暗的环境中看见物体,是因为夜视仪()

A.将光线增强了

B.能发射光照到物体上

C.将看不见的光线转换成电子信号

D.夜视仪具有透视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如图所示,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1和S2均发出波长为λ的光A是S1、S2连线的中垂线
上的一点若在S与A之间插人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玻璃片.(1)求两光源发出的光在A点的相位差Δϕ;(2)若已知λ=500.0nm,n=1.5,A点恰为k=4级明纹中心,则薄玻片的厚度e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当天平开启后,读数光屏上的刻线和数字模糊不清,不可能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灯光源位置不正确

B.读数光屏位置不正确

C.放大镜焦距不合适

D.读数光屏积灰严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光的波长远小于圆孔的直径时,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

C.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圆板的后面发现圆板阴影中心处有一亮斑,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D.用平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一个刀片,发现屏上刀片的阴影的边缘模糊不清,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缝的作用是获得频率保持不变的相干光源

B.双缝的作用是获得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

C.用红光和绿光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λ红>λ绿),绿光干涉图样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大

D.在光屏上能看到光的干涉图样,但在双缝与光屏之间的空间却没有发生干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杨式双缝实验装置中,光源的波长为6000A两狭缝的间距为2mm。在离缝300cm的一光屏上,观察到干涉图样的明条纹的间距为()。

A.4.5mm

B.4.1mm

C.3.1mm

D.0.9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物体距离凸透镜18厘米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那么物体的焦距是()

A.9厘米

B.10厘米

C.18厘米

D.大于18厘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A.正立的放大虚像

B.倒立的缩小实像

C.倒立的放大实像

D.无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阳光下一本物理教材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A.阳光在教材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

B.阳光在教材上发生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小明和小红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书本上

D.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小明和小红的眼睛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