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通过广州港出口至欧洲,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例如扇子、墙纸、漆器、家具等也随之西传,给欧洲人带去诗情画意的清新感受。当时欧洲的家居陈设,中国瓷器、漆器和墙纸都是十分时尚的物品,甚至在一些大型欧洲风景花园里,都会小规模地仿制中国建筑物来点缀其间。这段文字意在论证

A.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鼎盛

B.17、18世纪欧洲社会比较流行“中国风”

C.17、18世纪中国还是一个较神秘的国度

D.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很频繁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7、18世纪西方人十分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大量中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一位年轻的西方外交官在访问中国时,问了一个最后令他自己尴尬的问题:东方人怎么如此令人费解。中国官员笑了笑,然后温和地回答他:就西方人的缺乏观察力而言,他们的民族才是令人费解的。中国官员的意思是: ()。

A.不仅中国人,所有东方人都是令人费解的

B.大多数西方人都不能理解中国文化

C.人们没有观察到的东西也许是因为观察的粗浅,而不是事物本身的隐晦

D.自从西方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许多中国人逐渐不信任美国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西方近代钢琴(Piano)最早出现于什么年代()。

A.17世纪末

B.18世纪20年代

C.18世纪70年代

D.19世纪中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马可波罗行纪》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马可·波罗在下列哪一朝代来到中国()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服装史上把()世纪初到18世纪初出现地装饰过剩地奇异装束称为巴罗克样式。

A.17

B.14

C.15

D.16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时期,花艺设计得到真正的艺术地位,逐渐走向系统化、理论化。

A.文艺复兴时期

B.17~18世纪

C.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D.20世纪初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柢所在,其原因是()。

A.道教的炼丹理论和实践翻开了中国古代化学史的重要一页

B.道教对中国古代医学、药物学的贡献很大

C.道教对古代文学艺术有深刻的影响

D.道教对古代民俗的影响十分广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其实,正如新文化运动不可能完全动摇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牢固地位一样,时下的“注水”文章与满天飞的概念也不会将清代朴学的实证精神彻底扼杀。好大喜功,虚无缥缈,跟在西方所谓脚后跟搬弄几个名词,只会产生出一堆文字垃圾,既不能长久立足,也会为西方的学术界所不齿,相反,如果我们不丢弃自己的学术传统,扎扎实实做学问,反而可以在西方人面前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对立面。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坚守我国学术传统方能大有可为

B.虚浮的学术氛围使我国学术难有成就

C.我国的传统学术研究可与西方并驾齐驱

D.当下,做学术应强化清代朴学的实证精神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殖民帝国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17~18世纪,在欧洲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是燃烧氧学说。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额激增

B.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C.开始出现跨洋贸易

D.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方向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