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作答第1~3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998年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决定一经济合同无效,合同一方当事人不服,经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复议后,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复议维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决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应以()为被告。

A.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B.某省人民政府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A和C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的案例,作答第1~3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作答第4~6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在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后,某省财政厅税政处人员编制从原来的7人减少到4人,实有人员4人。人员精简了,扯皮的事少了,但该处张处长却感到事务繁忙、没有头绪,事情还是那么多,原来两个人干的活现在压到了一个人身上。因此,该处又从下面的一个县的财政局借调了一名办事员,该县财政局领导也很支持和配合。张处长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将来这位办事员离开了,还可以从其他县借调人员,既不占编制,还不用发工资。该机关出现借调基层人员的现象,你认为主要原因有()。

A.基层单位人员较多

B.职能转变不到位

C.管理手段落后

D.行政经费太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的公文文稿,作答后面的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同意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室的请示东海市职业学校:你校东职发[1998]9号《东海市职业学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以及东职发[1998]15号文收悉,经研究讨论,兹批复如下:(一) 不同意在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其理由恕不详述。(二) 目前可在你校先行设立新材料研究室。(三) 拟原则同意在你校修建新材料检测实验楼,有关具体事宜待专门批复。专此函复。东海市教育局一九九八年五月三十日文稿标题结构的不规范之处是()。

A.不是一个偏正短语

B.缺少作者

C.缺少文种

D.缺少介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你觉得今年难度较大的题目有哪些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出相应题号()
A.并在本小题后面的方框内谈谈你觉得难在哪里难答的原因是什么(温馨提示:带*号的方框必须填写,不然提交不了本问卷!)B.比如:因为无法读懂文本的内容,无法理解题目的意图,自己的积累不够,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太少,文学素养不够,高一高一对语文重视不够,等等。大家根据自己的答题体验,如实填写C.信息类第1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作答后面的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是指()。①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③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④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人均800美元,实现小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B.材料一

C.

D.材料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作文,完成题。案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谭木匠”是全国知名的木梳品牌,它的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虫蛀、易折断等缺点刻写在木梳上,却让消费者看到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

阅读牛汉《根》一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是我坦然

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

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

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1973年

第 30 题 这首诗表现了“根”哪三方面的特征?(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全诗,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

阅读全诗,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第 36 题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程序第3题,第1小题()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