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1)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2)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4)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6)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A.(1)端午节 (2)上元节(元宵节) (3)重阳节(4)除夕夜 (5)清明节 (6)七夕(乞巧节)

B.(1) 除夕夜(2) 重阳节(3)上元节(元宵节)(4端午节) (5) 七夕(乞巧节) (6) 清明节

C.(1)端午节 (2) 除夕夜(3)重阳节(4) 七夕(乞巧节) (5)清明节 (6) 上元节(元宵节)

D.(1) 清明节(2)上元节(元宵节) (3) 除夕夜(4)重阳节 (5) 端午节 (6)七夕(乞巧节)

答案
收藏

A、(1)端午节 (2)上元节(元宵节) (3)重阳节(4)除夕夜 (5)清明节 (6)七夕(乞巧节)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很多古代诗句浸润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一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

B.《关雎》选自《诗经﹒秦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

C.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踏青扫墓,缅怀先人的日子

D.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比如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老”字一族,意义丰富,古代常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请将下面的词语与意思一一对应,填序号。(1*4=4分)①老朽()

A.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B.老年人谦称自己

C.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D.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据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传闻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①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文化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变迁 ④文化是不可取消和更改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流传至今的很多诗词名句中,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绪感受。下列诗句中表达了“喜”的情绪的有()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④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影响事物成长的因素往往很多,人如此,文化更是如此。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对文化品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

A.制度环境

B.经济环境

C.地理环境

D.人文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说明“寒食”这个传统节日景象的诗句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每年国庆之前,许多人早早就开始盘算如何享受假期,规划着旅游线路、购物清单、狂欢方案。各路商 家费尽脑筋搞促销、出噱头、拼价格、搭秀场,满心期待借“金九银十”赚个盆满钵溢,但国庆节的爱国和纪念的本义却被很多人淡忘了。这要求我们()

A.挖掘国庆节的文化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B.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

C.开展丰富假日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D.鼓励精神消费,限制节假日商品销售的规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人借“月”或思人怀乡,或怀旧感伤,或表现恬静闲适的心情……下面诗句借“月”表达恬静闲适心情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