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的有效期限。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计算描述错误的是()。

A.追诉期限从被发现之日起计算

B.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C.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述的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D.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的有效期限。下列关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情形属于以消灭处理方式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A.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B.犯罪人死亡

C.经特赦予以释放

D.享有外交特权或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属于实际没有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终结的是()。

A.超过追诉时效的公诉案件

B.行为人在被追诉之前死亡的

C.犯罪人执行完被判处的刑罚

D.行为人被宣判有罪,但免予刑事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刑事责任,是指()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犯罪者本人

B.犯罪人

C.犯罪者的监护人

D.犯罪者亲属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是()。

A.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法定最低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李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对李某的追诉时效是()。A.7年B.10年C.

李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对李某的追诉时效是()。

A.7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于2001年1月20日对一处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进行破坏,情节严重。 2006年1月21日甲因嫖娼行为被公安人员抓获,交代了上述破坏名胜古迹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毁损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甲的破坏名胜古迹行为()。

A.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B.仍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C.应认为是对名胜古迹的持续破坏,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D.虽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但可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究其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于2001年1月20日对一处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进行破坏,情节严重。2006年1月21日甲因嫖娼行为被公安人员抓获,交代了上述破坏名胜古迹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毁损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甲的破坏名胜古迹行为()。

A.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B.仍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C.应认为是对名胜古迹的持续破坏,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

D.虽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但可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究其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时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时间开始于犯罪成立之日

B.行为人可能负刑事责任的时间开始于司法机关追诉犯罪之日

C.确定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时问开始于刑罚执行完毕之日’

D.承担刑事责任的时间就是对犯罪人进行有效追诉的期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处罚的法律属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应当免除处罚”是指不追究刑事责任

C.“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D.“应当减轻处罚”是指应当在所触犯罪名的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