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芦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他们会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进行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表演。

A.纳西族

B.苗族

C.壮族

D.藏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芦笙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他们会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进…”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年来,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支持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的做法

B.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大部分青年人已经淡忘了传统节日

D.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可以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定法定节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年来,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支持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定法定节目的做法

B.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大部分青年人已经淡忘了传统节日

D. 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可以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节日中,属于民间节日的是()。

A.儿童节

B.秋分

C.敬老节

D.节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网红”现象引起社会热议,请针对文中不同观点,谈谈你的见解。

2017年1月30日,正月初三,家家户户还处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J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对辖区道路开展了春联春贴专项整治活动。过年期间上街撕春联,让在节日期间的民众难以理解。网民质疑,城管是不是管理得太多了?贴春联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被制止,太粗暴了!为此城管部门在官网上做了一个公开解释,回应说:“贴春联贴‘福’字,是传统风俗,在带来喜庆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视觉污染。节日过后,破旧凌乱的春联春贴不但失去了营造节日气氛的作用,还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因此,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在尊重传统节日的同时,对辖区商户早宣传,对春联春贴早清理。节后,支队从正月初三起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春联、门贴、‘福’字等450余处,大大维护了文明、洁净、清新的城市环境。”让人诧异的是,回应最后还说,“正月初清理春联门贴,得到了绝大多数商户的理解和支持,也吁请辖区内广大市民予以理解与配合。”可从新闻下面的跟帖来看,遭到民间舆论的一致抵制,批评、质疑,甚至咒骂声一片。

“网红”现象引起社会热议,请针对文中不同观点,谈谈你的见解。(2017年江苏省申论真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大多数丰收的节日都伴着一个传说或者讲述节日起源的古诗,下列选项中对有关丰收的节日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大多数美国人将他们的感恩节即丰收盛宴追溯到1621年,起源是最初的移民邀请印第安人加入他们的一个为期三天的丰收庆祝

B.在印度,人们通过用传统的香蕉叶盘子吃饭来庆祝桑格拉提节。桑格拉提节庆祝的是一年的丰收,玉米是主食

C.Homowo丰收节是加纳的节日,根据传统信仰,任何没有庆祝Homowo的加纳人都会招致已死亡祖先的愤怒和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6.贵州凯里的壮族常在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欢度芦笙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今年的春节很热闹,年味很浓。”提起过节,从2003年起朗一直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鼓与呼的李汉秋委员坐不住了,“这样挺好,让我们一起为传统节日的发展加把劲,‘建设’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以及重阳节,已经同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一起列为六大传统节日了。”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高兴地说,最近,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了这六大传统节日。“这意味着中国人可以更多地过自己的情人节了。”

李汉秋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2008年的七夕节,恰好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我建议,到时候应举办东方情侣节的大型文艺活动,邀请‘牛郎织女’光临奥运会开幕式。同时,应该设计以牛郎织女爱情形象为内容的邮票,爱情信物纪念品。”

“作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这些节日已经融人了中华儿女的血液。过好传统节日有‘四大好处”’李汉秋委员一一道来,“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教育未成年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李汉秋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粘合剂,其中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

(2)在联合国将于2005年11月份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夕,记者查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whois(域名查询系统)发现,“端午节.cn'已经于2005年10月13日被注册,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unHeeColncR.O.K.”,为韩国企业。律师解释,从法律角度来看,对于端午节这一类词汇而言,目前尚没有法律给予明确的保护,韩国公司注册“端午节.cn"并不违法。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对圣诞节的热情仅限于部分新潮青年。而如今满大街的圣诞树、货架上从玩具到饰品一应俱全的圣诞商品,平安夜狂欢不眠的人群……不得不让人承认,圣诞节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已在我国扎下根,牢牢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进行的“公众过圣诞节状况”调查印证了这一点。该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个城市,电话访问了2000名公众,并且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青年群体。近9成受访青年表示今年会过圣诞节,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一到12月份就准备过圣诞了,就像准备过元旦和春节一样,已成为习惯。

中国的传统佳节和这些洋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尽管喜欢圣诞节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并非出于宗教信仰,但他们表示,一提起圣诞节,就有种欢快放松的感觉,是一个可以和朋友尽情HAPPY的日子?而传统节日无外乎给人团聚、吃喝的印象。在行政机关供职的王先生向记者说了他的苦恼,每到中秋节、春节这些传统佳节,他都要为打点方方面面的关系煞费一番脑筋,“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太累”。

调查中,超过3成的人表示过圣诞是为了凑热闹,顺便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借圣诞节的浪漫,向爱人、朋友、家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情以拉近亲情的占46%;还有一部分人希望借着过圣诞让自己在劳累和紧张了1年之后放松一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表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圣诞节的日趋流行,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记者张先生看来,目前年轻人对洋节是有选择性的,喜欢过的主要是圣诞节、情人节、母

亲节、父亲节等,为的是增进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亲情。喜欢过洋节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因此而疏远自己的传统节日就太可悲了。

民俗学博士苑利说,在国外,聪明的商家们将传统节日的含义延伸得很广。比如圣诞节,会有与圣诞相关的产业出现,玩具、音像、饮食,使圣诞节更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产业。而我国有关传统文化的产业却是少之又少,每年,从春节开始,然后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年年是一样的过,但味道却一年比一年淡。像中秋节,月饼越做越大,但让人感觉文化越来越少。如何去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4)2005年12月25日23时许,正是人们参加圣诞节狂欢最兴奋的时刻。家住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檀岛酒吧正后方不到20米处一幢商品楼的王先生,突然清楚地听到了前面酒吧的一声爆炸。随后,他看到有火苗从檀岛酒吧后面冒出。

就在火苗刚开始窜起时,坐在檀岛酒吧二楼夹层的20岁姑娘黄桂英在黑乎乎的酒吧里听到了让自己下楼领奖的声音。她立即起身下楼,她没有想到这一起身,竟然是她和同伴的生死之隔。黄桂英刚走下窄窄的楼梯口,就听到服务员惊呼:起火了!

这时,她一边顺着墙角摸着往门外跑,一边下意识地回头看一起来的5个伙伴。在昏暗的火光照映下,她隐约看到他们也在起身逃离。等到她跑出酒吧之后,她才知道是从后门出来的。惊魂未定的她转到正门时,消防部门已经来了,她没有看到同来的5个同伴,在消防部门灭火的时候,她几次想冲进火场或是去看一下从火场内拉出的已被烧黑的人,都被挡了回来。黄桂英大难不死,同去的6个人,只有她一个人跑了出来。

梁淑娴,刚满19岁,是与黄桂英在檀岛酒吧欢度圣诞节的5个同伴之一。12月27日11时,梁淑娴妈妈黄雪珍对女儿残存的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坦洲镇负责此次火灾事故处理的人员给家里打来电话,要她当天下午1时到中山市殡仪馆辨认遗体。

桂英向记者回忆说,当时人们挤成一团。一张平时最多只够坐4个人的小圆桌,最多的要围上达10人,酒吧里的能见度最多只有三四米,人们的行动都靠刺耳的喊叫声来调节。

12月27日下午,记者从一位处理事故的领导手中看到的26名死难者年龄中,最小的是坦洲镇中学两名15岁的学生,而最大的一人是来自广西的打工仔,但也不过28岁。死难者主要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是坦洲镇当地已经工作的年轻人,1981年、1983年、1985年出生的居多,少部分是在校学生,还有四五名是客死他乡的打工仔。

(5)在令人惊讶的死伤数字面前,对大火的迅速扑灭都已变得让人感觉微不足道,因为一切都是亡羊补牢,而类似的教训已经发生了不知多少回。人们在意的是,火灾发生之后当地对待媒体和公众的态度。

当地新闻媒体一律使用政府部门提供的通稿,让人有强烈的“隔膜”感。有识之士指出,特大事故本来是个绝好的消防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的机会,但在事故发生的相关细节上遮遮掩掩,不愿把事故作为认真检讨和吸取教训的机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黄桂英告诉记者,从当地对火灾报道的通稿中看到,檀岛酒吧内部装饰使用的是易燃材料,这是导致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到底用的是哪些材料,因为现场的灯光昏暗,她其实在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后也根本没有概念。她认为,真正的消防意识的加强,是必须把所有的真相告诉人们,给人们一个具体的切切实实的概念,而不是空洞地叫喊要“吸取教训”。

本报记者对伤员的采访和对受难者遗体的探视,都是靠受难者家长的暗中支持,得以“混”进现场,对事故现场图片的拍摄,靠的是偷偷将照相机藏在衣服中。为什么非要让肩负向公众传播更多真相之重任的记者们靠所谓的无聊的计谋在现场“穷混”?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大大方方地采访,大大方方地了解事情的更多细节呢?

(6)2005年12月24日晚,圣诞平安夜在蓉城掀起一阵狂潮,几十万市民走上街头狂欢。晚上7时23分,警方已对春熙路过街天桥进行局部封闭,行人禁止通行和逗留,两侧拉起了警戒线,数十名民警不停的对人群进行疏散。晚上8时,天府广场显得拥堵不堪。交警已在西御河街与人民南路路口设起路障,禁止车辆直行。在民警的疏散下,成千上万名行人手持冲气棒打打闹闹朝春熙路方向涌去。晚上8时30分,刚一走进春熙路,就仿佛置身“战场”。人们甩开胳膊,挥舞着塑料充气棒,见人就打,“乒乒乓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街上除了密密麻麻的脑袋,就是花花绿绿的充气棒。晚上9时,春熙路步行街被狂欢的市民挤得水泄不通。9时30分,公安局指挥车开进春熙路,作清场前的宣传工作。站前、高新、金牛等分局的 2000多名民警从中山广场考试疏散积聚狂欢的市民。

(7)从2003年开始,成都人流行圣诞节到天府广场及附近的街道玩充气棒,随后的规模一年比一年盛大,2005年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12月24日晚,成都天府广场,春熙路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十多万人,他们在街头相互追打,同时用充气棒敲打不相识的路人的头部和车辆取乐,随后将用过的“武器”随手丢弃。一时间,交通陷入瘫痪,垃圾成山。天府广场绿地、路灯、公共设施被严重损坏,一片狼藉。

刘正彬是成都一家清扫公司的员工,他负责清扫锦江区总府路天桥口子到北新街口子的路面,这个路段是狂欢队伍的必经之处。刘说,24日、25日,清扫公司特别在此路段增派了9名员工,他们不停地捡被人们丢掉的充气棒,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像刘正彬这样忙得脚不沾地的清扫人员,该公司还有130多名,其中40多名都是被临时派来狂欢街道救急的。据统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依次与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有关的是:

A.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萨其马

B.马头琴、冬不拉、铜钦、葫芦丝、芦笙

C.那达慕大会、开斋节、雪顿节、古尔邦节、泼水节

D.《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开展的促销活动,属于()选择的促销时机。

A.结合季节

B.结合节日

C.结合热点事件

D.结合热门话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浪卯”节是水族的传统节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依饭节”是每逢闰年的十月立冬日举行聚会,“依饭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仡佬族

B.毛南族

C.仫佬族

D.苗族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