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代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答案
收藏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贼平后送人北归司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写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送别友人

B.全诗显著的特点是三联运用对仗,对仗工整而且各联之间联系紧密

C.他乡指的是南方,旧国和残垒故关全都指的是北方

D.晓月繁星寒禽衰草几个意象之中都透出一股愁情

E.本诗后两联既是想象,又是写实,既写出了离别之愁又写出了乡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老路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秋 梦【唐】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 题。又送别李峤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注】芳尊,是指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又字加重了离情别绪,读来令人感慨

B.首联前句的歧路照应诗题送别,后句则写以醉酒来释愁,使离愁更进一层

C.颈联用地点的转换,从空间上突出了离别后距离的遥远,度与绕十分贴切

D.末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自己旦夕之间鬓发变斑白,表现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入瞿塘峡①白居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②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③。(注)①此诗是诗人贬官忠州路上过三峡时所作。②稔:纤夫拉船用的竹纤。③滟滪堆:江中巨大石礁。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上信难哉!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瞿塘峡的艰险,奠定了全诗基调

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岸山峰比作双屏,将天空比作匹练

C.颔联一个合字凸显两岸崖壁的险狭,一个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

D.颈联逆风惊浪描写了瞿塘峡行船时风大浪急的危险场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姜楚公画角鹰歌杜甫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衡阳泗州寺张抃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注】①张抃,唐朝将领,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人。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10.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悠悠一词写出一水的多种情态:悠长、从容不迫地流淌的样子等

B.几层峡浪寒舂月,写汹涌的峡浪冲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舂字颇具表现力

C.尾联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运用点染,用景物来渲染情感

D.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主要是虚写,后四句主要是实写,拓展了表现空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蒹葭》,完成第17-18题。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