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文段二,回答第10—13小题:海棠自古就是我国的名花,唐代贾耽所著《花谱》一书中称“解语花”(即海棠)为“花中神仙”。海棠原产于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等地,古时四川的海棠最著名,有“天下奇绝”。甲在这些诗词中,人们最熟悉的,要数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乙随着海棠种植范围的扩大,海棠成为文人笔下的常见之物。宋代大诗人陆游有海棠诗,诗云:“横陈锦障阑干外,尽吸红云酒盏中。”丙海棠在皇宫中也很受欢迎,如喜爱海棠的宋真宗就有《海棠》一诗,其中有几句:“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10. 文中标序号的三个句子正确语序为()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乙丙甲

答案
收藏

D、乙丙甲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文段二,回答第10—13小题:海棠自古就是我国的名花,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二)阅读《诗经·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二)阅读《诗经·氓》第五、六章,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呸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这两章诗可看出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二)阅读余光中诗《乡愁》,回答第11-12小题。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二)阅读余光中诗《乡愁》,回答第11-12小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1.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A.善于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B.善于选择典型细节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C.采用古典诗词一咏三叹的方式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D.巧妙地运用一组意象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计4小题,其中第13—15题,每小题2分,第16小题4分,共10分)阅读司马迁《廉颇蔺相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计4小题,其中第13—15题,每小题2分,第16小题4分,共10分)

阅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三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3. 下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到什麽地方去

B. 且庸人尚羞之 羞之:感到羞耻,意动用法

C. 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

D. 而相如廷叱之 廷:朝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6~38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

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第 36 题 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其实质是什么时代?(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

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0~32 小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第 30 题 学者们所说的“发祥”“发达”“中兴”时代,在鲁迅看来,实质是什么时代?(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

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 36~38 小题。

第 36 题 这段文字塑造人物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国殇》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凌:躐:

阅读《国殇》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 27~29 小题。

第 27 题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凌:

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