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清朝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请求“开放更多口岸,实现中英直接通商贸易”的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据此可知,清朝拒绝开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经济繁荣

B.维持中国的宗主地位

C.维护国家边境安全

D.自然经济下的保守观

答案
收藏

D、自然经济下的保守观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清朝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请求“开放更多口岸,实现中英…”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同时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清政府推行()

A.重农抑商政策

B.自由主义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

D.朝贡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 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匡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表为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时间1795----1799年1830----1833年贸易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40万银两730万银两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70万银两990万银两

A.大量走私鸦片

B.发动侵华战争

C.要求五口通商

D.中英协定关税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闭关政策阻碍中英贸易

B.英国为争取自由通商

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利益

D.工业革命后英国要扩大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君主专制

D.对外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历史的记忆隐藏于史料的记载中,下列描述中能够反映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A.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州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市里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浙江某方志载:“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销售。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说明()

A.七里村在清朝道光以前并不从事丝织

B.丝织业伴随着棉纺织业的衰败而兴起

C.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D.广州口岸从此以后不再经营湖丝贸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马戛尔尼访华时从中外对比角度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留下了第一手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中国的化学、医学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②采煤用手工而不用机器③洋兵一旦入侵,中国很难抵挡④中国之受教育与世界民族相见则知识足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