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甲1997年11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执行6年后甲可以假释。()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1997年11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执行6年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应当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A.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B.李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朱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D.周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应适用1997年《刑法》。()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哪些被告人构成累犯?()

A.甲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四年又犯强奸罪

B.乙犯间谍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二年又犯抢劫罪

C.丙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被判有期徒刑,刑罚执行完毕后第三年又犯故意杀人罪

D.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20年,执行11年后假释,假释后的第七年又犯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各项中,哪些选项的主体享有选举权?()

A.25岁的精神病患者肖某

B.定居在我国的美籍华人王某

C.张某,21周岁,现正在被劳动教养

D.李某,34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现正处于死缓考验期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与乙共同谋划于次日杀害某丙,但次日甲因腹痛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和乙为恋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同居。后甲移情别恋,和乙提出分手,乙坚决不同意。一日,甲乙因此事争吵起来,乙吵着“不想活了,死给你看!”拿出准备好的毒药当着甲的面喝下。甲未加阻止,扬长而去,乙中毒身亡。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

D.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行人甲与乙因自行车相撞发生争吵,甲朝乙胸部猛击一拳,乙倒地,因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故意伤害(致死)罪

D. 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女儿丙(13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C.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D.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迫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寻衅滋事罪

D.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甲因上厕所,将1岁的女儿放在墙边站着,甲刚进厕所就听到女儿哭声,便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在地上,看
到一4岁的男孩站在女儿身边,甲认为男孩所为,就用力推男孩,男孩倒地,头部出血,并一动不动。甲将其抱进一山洞,担心男孩没死,又用石头砸其头部。案发后,法医鉴定:男孩在被石头砸之前已死亡。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