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虚假诉讼罪”,下列关于该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可以构成该罪的犯罪主体

B.法院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应从重处罚

C.通过虚假诉讼行为,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D.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虚假诉讼罪”,下列关于该罪的说法正确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错误是()

A.《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该罪的死刑

B.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特别宽宥制度

C.刑法规定了贪污罪的终身监禁制度

D.与挪用公款罪相比,贪污罪的特征是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刑法修正案(九)》生效以后,所有的走私行为,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和走私毒品罪都已经废除了死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安全生产刑事犯罪罪名应是()。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危险作业罪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安全生产刑事犯罪罪名是()。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C.安全生产现实危险罪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刑法》(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罪,是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可能性最小的

A.危险作业罪

B.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

C.妨害驾驶罪

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刑事处罚。 这启示公民在网络空间要()

A.维护言论自由

B.依法行使权利

C.正确行使权利

D.自觉明辨是非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①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决不能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刑法修正案(九)适用过程中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乙2013年犯盗窃罪,201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2016年10月案发,法院在审理后,决定对乙之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数罪并罚,决定只执行有期徒刑

B.丁于2013年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16年案发,法院决定判处其3年有期徒刑,同时决定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金融行业,期限为三年

C.丙因2014年通过信息网络对被害人实施侮辱,被害人2017年3月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D.甲在2016年3月因犯贪污罪被羁押,2016年10月法院依法对其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鉴于按照修正前刑法规定其行为有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决定按照修正后刑法规定判处其死缓,同时决定对该死缓适用终身监禁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犯罪中,哪一项是《刑法修正案(六)》增加的一个罪名?()A.放纵走私罪B.枉法仲裁罪C.非法批准征

下列犯罪中,哪一项是《刑法修正案(六)》增加的一个罪名?()

A.放纵走私罪

B.枉法仲裁罪

C.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D.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一些犯罪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

A.醉酒驾车

B.飙车

C.散布谣言,谎报疫情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恐怖主义思想影响,拟前往A国参加某恐怖活动组织开办的训练营。某日,甲刚从我国西部边境进入A国即被A国边防军抓获。甲的行为构成偷越国(边)境罪

B.乙从事公路货运行业,某日,乙严重超过其大货车载货额定限度载货,并以13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高速公路行驶(该路段货车限速90公里/小时)。乙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C.丙与张某有矛盾,为报复张某,编造并通过信息网络发布张某有多个情人、私生活不检点等信息。张某怀疑是丙所为,向法院提起告诉,但无法提供相关证据。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D.丁为某养老院工作人员,李某为该院老人,常年因病卧床,需要丁的照顾。丁经常采取抽耳光、揪头发等方式虐待李某,虽未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但造成李某精神恍惚,长期以泪洗面。因李某不是丁的家庭成员,不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