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n(),H()。

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n(),H()。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

A.n越大,h越小

B.n越小,h越大

C.n越大,h越大

D.n越小,h越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色谱里,用理论塔板数N和理论塔板高度H来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理论塔板数N越大,柱效越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多,理论塔板高度就越大,柱效能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根据速率理论计算,相同的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具有()。

A.相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塔板数

B.不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相同的塔板数

C.相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相同的塔板数

D.不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塔板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气相色谱柱中流动相体积是固定相体积的20倍,载气流速为6.0cm/s,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为0.60mm,两组分在柱中的

某气相色谱柱中流动相体积是固定相体积的20倍,载气流速为6.0cm/s,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为0.60mm,两组分在柱中的分配系数比为1.1,后出柱组分的分配系数为120。问当两组分达完全分离时,第二组分的容量因子为多少?柱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柱长是多少?第二组分的保留时间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183cm的色谱柱上,分离长链脂肪酸甲酯,记录仪纸速为12.7mm/min,洗出硬脂酸甲酯(简称化合物A)的保留距离为279.1mm,油酸甲酯(简称化合物B)为307.5mm,半峰宽分别为12.5mm和13.6mm,死时间为5.2mm,试计算:(1)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高、有效塔板数、有效理塔板高;(2)计算化合物A和B的相对保留值和分离度;(3)如试样不纯,在A和B之间存在一个杂质峰,该峰与A相对保留值为1.053。试计算该杂质与A之间的分离度;(4)在柱效不变条件下,欲使杂质峰与A之间分离度达到(2)中A与B的分离度,则需多长色谱柱?假定载气流量不变,这时死时间为多少?分析时间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理论塔板数越多,板高H越小,柱效越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用理论塔板数为4200色谱柱分离A、B两组分,A、B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05min和14.82min,计算(1)分

用理论塔板数为4200色谱柱分离A、B两组分,A、B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05min和14.82min,计算(1)分离度;(2)完全分离(R一1.5)时,理论塔板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两组分,色谱柱长为15cm已知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对组分2的理论塔板数为28000m-1,死时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两组分,色谱柱长为15cm已知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对组分2的理论塔板数为28000m-1,死时间为1.30min,两组分的保留时间分别是4.15min和4.50min。求两个组分的分配系数比及分离度。若色谱柱长度增加到30cm,分离度R为多少?两组分能否完全分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一个3.0 m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 计算:(1)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tR(1)及tR(2

在一个3.0 m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

在一个3.0 m的色谱柱上,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 计算:(1)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tR(1)及计算:(1)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tR(1)及tR(2); (2)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有效; (3)两组分的容量因子K1及K2; (4)它们的分配系数比α及分离度; (5)若使两组分的分离度为1.5所需要的最短柱长。(已知死时间和两组分色谱峰的峰宽均为1.0 min)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