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于老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给父母治病,利用周末时间为班上的一些学生补课,收取补课费补贴家用,于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B.合理,是为了给父母治病

C.不合理,违反了廉洁从教

D.不合理,违反了爱国守法

答案
收藏

C、不合理,违反了廉洁从教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于老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给父母治病,利用周末时间为班上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小王来职校后,发现同宿舍的同学都有智能手机,他不顾家庭经济困难,也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一部,这种消费心理是()

A.求同心理

B.求名心理

C.求异心理

D.求实心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父亲应给付其上大学期间所需费用的1/2。(回答问题时请简述理由)
丁晓的父母于1989年离婚,6岁的丁晓由母亲直接抚养,父亲每月给付抚育费50元。1993年,父亲再婚,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孩子。自1994年起父亲以经济困难为由不再给付抚育费。丁晓靠着母亲少量的工资支持读完了中学。这期间母亲曾多次向丁晓的父亲索要抚育费,丁父只是在过春节时象征性地给了100元。2002年,丁晓考上了一所大学,父母再次为他的学杂费产生分歧,最终还是母亲将她的养老金存折抵押后借钱勉强给丁晓交齐了几千元的学杂费。为了节省开支,丁晓没有住学校的宿舍,母亲的住房又离学校太远,所以只能住在父亲1997年以来承租的单位的一间公房里(此房离学校很近,父亲一家则住在自购的商品房里),然而父亲竟将房间防盗门的锁换掉,不让儿子进门。从此丁晓居无定所。父亲认为,丁晓已满18周岁,不仅拒绝支付他的抚育费,还将他扫地出门。对于父亲的无情做法,丁晓万般无奈之下将其告上法庭。丁晓提出以下几项请求:

父亲应给付其上大学期间所需费用的1/2。(回答问题时请简述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对林文老师的描述,哪个正确()

A.林文老师的女儿因后天近视导致视网膜脱落,妻子后面不堪压力也离开了他

B.林文老师女儿先天不足,预防近视不及时致盲,林文为了给女儿治病筹钱,开始了发明之路

C.林文老师的爱人陪他一路走来不离不弃,与林文老师度过最难的关头,拉扯大了女儿

D.林文老师花了八年的时间才研制出正姿笔这个产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看到同学买了手机,张同学不顾家庭经济困难,也向父母要买手机。这是属于消费的()。

A.求异心理

B.求实心理

C.求名心理

D.求同心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社区走访时发现,一户单亲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治病,该家庭四处举债,生活陷入困境。为此,小张计划为该家庭申请救助,在对这个家庭进行评估时,小张先详细了解了该家庭的债务情况,孩子的治疗情况,之后,小张又进入该家庭了解其家人间的互动状况及家庭环境。上述评估中,小张采用的方法有()

A.家庭探访

B.直接询问

C.间接了解

D.观察身体语言

E.使用量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村委会(街道委员会或父母所在的单位)和乡镇以上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区政府)必须为借款学生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目的是()

A.证明学生本人家庭经济的真实情况

B.专款专用

C.防止学生乱花钱

D.保证贷款客观公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袁芳芳(厦门户籍,已婚),家庭名下在厦门已有2套180平米以上的住宅,此外家庭名下无其他房产。为了再次购买一套住宅,袁芳芳于2017年3月20日将名下一套住宅赠与给了自己的弟弟,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A.由于袁芳芳已转移了一套住房,还可以在厦门再购买一套167平米的住宅

B.由于袁芳芳已转移了一套住房,还可以在厦门再购买一套320平米的别墅

C.由于袁芳芳已转移了一套住房,还可以在厦门再购买一套99平米的商铺

D.根据最新政策,由于袁芳芳已将名下房产赠与转让,故3年内无法再次在厦门购买住房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 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其要求很高,为了将来考上好大学,父母逼着她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大大小小的竞赛奖拿了不少。最终如愿考入市重点中学。上高中后,几乎每门课的成绩她都能在班级排前几名,老师很喜欢她,经常表扬她。两月前的一天,她一进校门就出现了焦虑、恐惧、心神不安、心慌、全身出冷汗等症状,但离开学校就可缓解,这样的情况后来出现了多次。她告诉妈妈,自己不想上学了。她妈妈看到这种情况也感到非常紧张,多次带她去医院检查,但检查结果很正常,并未查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她妈妈逼出来的,为了保持好的成绩,她每天学习很辛苦,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她讨厌考试,也讨厌妈妈唠叨,觉得妈妈不理解她,不断对她提出各种要求,却很少给她肯定。 .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症状主要是()

A.情绪低落

B.厌烦

C.内心痛苦

D.委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案例 爸爸:我要上学读书 孙英杰是四川省一个农民家庭的留守孩子。在他8岁时,父母双双离开家乡去广州打工。

案例

爸爸:我要上学读书

孙英杰是四川省一个农民家庭的留守孩子。在他8岁时,父母双双离开家乡去广州打工。几年后,父母靠打工积攒了一些钱回到家乡,此时的孙英杰已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孙英杰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他的梦想是考入四川师范大学,做一个像自己老师那样的辛勤园丁。然而,随着父母的回乡,他的梦想破碎了。孙英杰的父母回乡后,在国道公路的边上搭建了既零售食品又能住宿的小旅馆。由于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父母就让孙英杰辍学,照顾家里的生意。

孙英杰多次央求父母让自己上学,最起码读完高中,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好几次还动手打了自己平时最疼爱的儿子。孙英杰找到老师,哭诉自己的遭遇。老师专门来到孙家,对其父母进行说服工作。但孙父始终不同意,还对老师这样说:“我们就是一个农民家庭,书念得再多也没有用,照样回家种地。让孙英杰辍学,实在是迫不得已,既能省去家里开支,还能赚钱补贴家里生活。我看老师就别费心了。”听到这里,老师实在忍不下去了,义正词严地对孙父说:“让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和家庭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孙英杰愿意读书,学习很好,你们可不能只图一时之利而违反法律规定,耽误了孩子的前途啊。”

在老师的反复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让孙英杰继续读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一般困难生的认定标准不包括()

A.家庭遭受自然灾害,遭受损失,造成经济困难的

B.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本人月生活费低于250元,其家庭可提供部分生活费和学宿费,且家庭状况符合特殊困难生所列举情况

C.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下岗(失业)的

D.家庭成员中长期有自费负担的危重病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