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击打甲的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为应认定为()。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防卫过当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甲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到来期间,乙多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乙共同前往丙的住处实施盗窃行为。根据分工,乙在丙家楼下望风,甲入室窃取财物。甲进入丙家后,被丙发现,丙欲报警,甲抄起厨房的铁勺将丙打昏,致丙重伤,甲将2万元现金取走。甲出来后对乙声称劫财1万元,给乙5000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B.甲单独成立抢劫罪

C.甲、乙构成抢劫罪共犯

D.乙的犯罪所得数额应当认定为5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夜,保安员甲在客户单位巡逻时,发现保安员乙正在客户单位内一房间行窃,甲遂将乙抓获并关押在保
安值班室内,次日上午甲下班时顺便将乙押送到当地公安派出所。甲的这种行为属于()。

A.正当业务行为

B.见义勇为行为

C.非法拘禁行为

D.治安拘留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人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C.甲构成强奸罪,乙无罪

D.甲构成盗窃罪(未遂)、强奸罪,应数罪并罚;乙构成盗窃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内有一把手枪。因为担心被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C.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

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发现提包内仅有一支手枪。因为担心被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

C.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

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情形中,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询问查证规定的是()。A.甲县的张某在乙县将赵

下列情形中,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询问查证规定的是()。

A.甲县的张某在乙县将赵某打伤后立即坐车离开.乙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在甲县张某的家中将张某找到,并将其传唤到乙县公安局派出所内进行询问

B.3月21日晚,张某饲养动物,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其邻居报警后,派出所于当晚9时将张某传唤到派出所进行询问,3月22日早7时,张某离开了派出所

C.2月1日15时30分,李某因在超市盗窃商品,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当地的派出所,17时35分,派出所对李某开始进行询问,后经该派出所所长同意,对其延长询问查证时间,2月2日16时43分,李某离开派出所

D.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了王某殴打李某,遂将王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B.甲、乙商议共同强奸妇女,并准

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商议共同强奸妇女,并准备刀具和面罩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甲见乙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乙夺走,便紧抓手提包。乙见甲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必有贵重物品,在与甲擦肩而过时,用力夺走甲的手提包。由于乙并非乘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犯罪

B.甲深夜潜入乙的小卖部行窃,被乙发现。甲将乙打翻在地,抢得价值300元的财物。甲的行为属于“人户抢劫”

C.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D.持枪抢劫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所以不存在犯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欲杀死乙,但怕做自己制服不了乙,就对朋友丙说:“乙经常说我坏话,你帮我揍他一下吧。”丙答应下来,随后跟甲一起找到乙,二人一起动手将乙打倒。待乙倒地时,甲便将乙往死里打,致乙死亡,对甲丙应如何论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B.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C.丙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和丙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