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是()国的品特。

A.美

B.英

C.法

D.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200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是()国的品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是()。A.巴金B.沈从文C.老舍D.莫言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是()。

A.巴金

B.沈从文

C.老舍

D.莫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川端康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他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B.他是亚洲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C.他认为“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D.他年少时写过一篇作品《十七岁的日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08年10月8日下午5点45分,2008年诺贝尔()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
学实验室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 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Roger Y.Tsien(钱永健,钱学森的堂侄)获得该奖项。

A.生理学或医学奖

B.文学奖

C.物理学奖

D.化学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老人与海》一书获得过以下奖项()。

A.诺贝尔文学奖

B.美国国家图书奖、诺贝尔文学奖

C.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

D.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萨特是法国当代存在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局外人》,因“揭示了当今人们的良心提出的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诺贝尔文学奖诞生于20世纪初。这个世纪被史学家认为是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的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血腥、最为恐怖和野蛮的一百年。所以,在西方,文学被认为是神学退场之后人类道德底线的全面防护,是对人类内心原罪与原欲进行救赎的诺亚方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要鼓励理想主义的创作、对社会压制人性的批判、对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的关注。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背景及初衷

B.文学与神学一样,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全面防护

C.诺贝尔文学奖所鼓励的创作方向

D.文学能够接替神学,对人类内心的原罪与原欲进行救赎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关于《雪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雪国》是“运用新感觉派手法的典型作品”

B.《雪国》被誉为“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C.《雪国》把日本古典意境通过现代“意识流”手法融合在了一起

D.《雪国》是一部讲述作者经历的“私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所以迫切地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让大家接触文学。这其实和每年我们对诺贝尔文字奖的关注相类似,这种关注正是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公众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

B.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前所未有

C.公众对于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D.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地趋于完备。除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地趋于完备。除了已有的古体,还产生了近体。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古体诗,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近体诗

B.巴金的《灯》和茅盾的《白杨礼赞》都属于抒情散文,鲁迅的《灯下漫笔》和聂绀弩的《我若为王》则是杂文

C.一些优秀的古代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吸收了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D.海明威是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说《老人与海》、《百年孤独》是他的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从l901年到l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文中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