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双重暴发刺激(DBS),叙述错误的是()

A.尤其适用于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B.与TOF相比可提高存在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检出率

C.用于非去极化阻滞后经TOF已不能检测出衰减的恢复期

D.用于TOF比值恢复至1.0后继续监测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E.BS由2组短暂的强直刺激组成

答案
收藏

A、尤其适用于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双重暴发刺激(DBS),叙述错误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哪种方法在无记录装置情况下可以监测肌松残余作用()

A.强直刺激

B.强直后计数

C.双重爆发刺激

D.强直后单刺激

E.四个成串刺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NMT四种工作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成串刺激TOF是常用的模式,特点是间隔0.5秒连续发出四个刺激脉冲,脉宽为100μs~300μs,幅度不超过60mA,即使不做校准,TOF也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无法获得T1%值

B.单刺激ST模式在诱导前期经常使用,麻醉医生可以选择使用10Hz,1Hz或0.1Hz频率触发连续的脉冲刺激

C.双短强直刺激DBS模式由两串间距750ms的短程50Hz强直刺激组成,根据每串脉冲个数区分为DBS3.3和DBS3.2,也就是先三个后三个,或者先三个后两个

D.强直刺激后计数PTC模式,当非去极化肌松药完全抑制了ST和TOF引起的肌颤搐时,可用PTC进一步估计阻滞深度,它是用50Hz强直刺激持续5秒后间隔3秒再给予1Hz单刺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肌松监测通过刺激神经而监测()。

A.肌肉收缩加速度

B.肌肉复合动作电位

C.肌肉收缩力

D.肌肉对疼痛的反应

E.肌肉血流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是PD患者DBS治疗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症状及刺激相关副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参数调整。

A.术前MRI影像

B.术后程控

C.术中电生理监测手段

D.电极植入

E.触点选择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肌松监测在临床应用的目的和意义是()

A.个体差异大,有利于做到肌松药剂量个体化

B.手术中其它药物的应用影响肌松药的时效

C.判断插管和术中追加肌松药的时机

D.有利于实施深麻醉下拔管,避免了病人的不适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喉罩的优点()

A.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刺激小

B.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

C.术后较少发生咽喉痛

D.无需使用肌松剂即可置入

E.操作简单、易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肌松药的拮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去极化肌松药可用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B.低温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对肌松药的拮抗作用

C.为消除抗胆碱酯酶药所引起的毒蕈碱样作用,常需伍用抗胆碱药物

D.酸碱与电解质失衡可以影响抗胆碱酯酶药的拮抗作用

E.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必须根据肌张力监测结果,当T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项不是喉痉挛的诱因()

A.喉部手术刺激

B.血液和分泌物刺激

C.气道高反应性

D.应用去极化肌松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老年患者不是常规监测,但条件具备,强烈建议监测的是:()

A.心电图(ECG)

B.血压

C.SpO2

D.肌松监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关于小檗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碘甲烷反应生成檗肌松

B.在碱性液中与丙酮缩合沉淀

C.与漂白粉在酸性下呈樱桃红色

D.与硝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E.与碘化铋钾生成红棕色沉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肌松药非去极化阻滞时,TOF四个成串刺激T1 T2 T3 T4,当T4消失时,肌颤搐抑制();T1消失时,肌颤搐抑制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