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属于假说内容

B.若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D.孟德尔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为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

答案
收藏

AB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检验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B.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C.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D配子和d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②采用从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⑤找出配子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异花传粉

B.用类比推理法进行研究

C.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D.结果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

B.孟德尔定律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对D(四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一位不是1900年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3位科学家之一()

A.狄.弗里斯

B.柯伦斯

C.柴马克

D.魏斯曼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实验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以下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B.正确选用了实验材料:豌豆

C.由单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D.利用了假说-演绎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从1910年到30年代摩尔根在果蝇遗传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孟德尔()和()他的两大重要发现:一是(),二是()。建立了摩尔根基因学说。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