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

D.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答案
收藏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陈某夫妇靠捡拾垃圾为生,几年中“捡回”5名残疾弃婴,并筹钱为孩子们治病。当地民政部门认为,陈某夫
妇不具备法定收养条件,且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属非法收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相关法律规定表示无法理解,认为陈某夫妇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法律应予充分肯定。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法与道德关系的原理,对陈某夫妇收养弃婴的行为进行分析。

(2)针对人们的态度和观点,阐述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依据GB/T24001-2016标准,当考虑针对不利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时,控制可按层级实施,下列哪项针对层级的描述最为准确()?

A.消除、替代、管理控制、工程控制

B.消除、管理控制、替代、工程控制

C.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

D.消除、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替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与上一年相比,全国2006年1至5月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B.2006年1至5月份全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上年同期

C.2005年5月全国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都低于2006年5月

D.2006年4月全国基本型乘用车产、销量都略高于5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亲身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受导致

B. 经历诱发

C. 体验触发

D. 经历引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受导致

B.经历诱发

C.体验触发

D.经历引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查看材料A.文中画横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查看材料

A.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说明人们对建筑感受是具体的。

B.文章的第一段是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流变性三个方面阐述作者观点的。

C.本文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法则人手加以研究建筑美学。

D.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需求建议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准确表达需求,所有项目都需要一份需求建议书

B.需求建议书是承约商提交给客户的一份回应客户需求的材料

C.需求建议书是项目启动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

D.需求建议书能让承约商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6分)A.对于心的境界,作者最欣赏的是“丰富的单纯”,最鄙夷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6分)

A.对于心的境界,作者最欣赏的是“丰富的单纯”,最鄙夷的是“丰富的复杂”。

B.之所以形成“贫乏的复杂”这种心的境界,是因为那些平庸的心灵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算计占据着,同时又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

C.社会和社会关系是两种单纯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D.前四段讲“心的境界”,后三段讲“人性的单纯”,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

E.“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指的就是“精神上的伟人”。

查看材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______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_______时,就可能___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注 体验 撞击 诱发

B.关心 经历 撞击 导致

C.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

D.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对“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术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像高速公路一样的信息基础设施。B.像高速公路一样发

对“信息高速公路”这一术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像高速公路一样的信息基础设施。

B.像高速公路一样发达的信息流通主干线。

C.多媒体交叉的网络像高速公路一样传递信息。

D.信息通过光缆和多媒体,像高速公路一样伸向全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