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乙兄弟二人居住于祖传院落中,四间南房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乙所有。甲在外地打工,乙独自在家。某日,院墙因连日暴雨倒塌将路人丙砸伤。丙的损害应由()。

A.乙单独承担责任

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D.丙自己承担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乙兄弟二人居住于祖传院落中,四间南房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乙兄弟二人居住于祖传院落中,四间南房为甲所有,五间北房为乙所有。甲在外地打工,乙独自在家。某日,院墙因连日暴雨倒塌将路人丙砸伤。丙的损害应由()。

A.乙单独承担责任

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D.丙自己承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乙共同继承平房两间,一直由甲居住。甲未经乙同意,接该房右墙加盖一间房,并将三间房屋登记于自己名下,不久又将其一并卖给了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是继承房屋的按份共有人

B.加盖的房屋应归甲所有

C.加盖的房屋应归甲、乙共有

D.乙有权请求丙返还所购三间房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某和孙某是夫妻,有房屋四间。甲是孙某之母,乙是王某之妹,两人均无其他亲属。2019年孙某病逝,不久王某也因为过分悲伤,于同年病故,他们遗留的四间房屋应由()

A.甲、乙各继承两间

B.甲继承三间,乙继承一间

C.甲继承一间,乙继承三间

D.乙继承两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乙因其妻与其离婚而怀恨在心,意图报复。于一日晚,向其妻一人所居住的一个独立院落扔掷一枚自制炸弹,导致其妻因脚动脉被炸伤,失血过多而死亡。对某乙应定()。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爆炸罪

D.投放危险物质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情形中,如犯罪嫌疑人不能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可以认定毒品犯罪故意中“明知”的是()。

A.甲携带毒品经过海关,但以伪装手段逃避海关检查

B.乙被人举报,民警在其居住院落中查出毒品

C.丙在某KTV唱歌时,被查出其外衣口袋中藏有毒品,但未吸食

D.丁在机场通过安检时,被怀疑携带毒品,经对在旁边弃物桶中发现的毒品包装物上留下的指纹进行鉴定,其中有丁的指纹,但也有其他人的指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相邻权的行为有A.甲为了建造房屋,将脚手架临时搭在邻居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相邻权的行为有

A.甲为了建造房屋,将脚手架临时搭在邻居乙的院落里

B.乙家房屋的水滴到邻居家的房顶,造成房顶腐蚀漏水

C.丙在白天装修房屋时释放的噪音搅得邻居无法午休

D.丁家养的鸽子经常在邻居家的房顶上停留,搞得邻居日夜烦躁不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情形,如犯罪嫌疑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也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可以认定毒品犯罪故意中“明知”的是(

下列情形,如犯罪嫌疑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也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可以认定毒品犯罪故意中“明知”的是()。

A.甲携带毒品经过海关,但以伪装手段逃避海关检查

B.乙被人举报,民警在其居住院落中查出毒品

C.丙在某KTV唱歌时,被查出其外衣口袋中藏有毒品,但未吸食

D.丁在机场通过安检时,被怀疑携带毒品,经对在旁边弃物桶中发现的毒品包装物上留下的指纹进行鉴定,其中有丁的指纹,但也有其他人的指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有一套别墅,甲的下列何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

A.甲将此房做抵押进行贷款

B.甲制止欲侵占此房的乙

C.甲居住于此房的行为

D.甲出卖此房后要求买主支付房款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将其祖传名贵字画交给乙重新装裱,乙在装裱过程中不小心将该字画污损。关于甲乙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可以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B.甲可以要求乙承担侵权责任

C.甲只能要求乙承担侵权责任

D.甲可以要求乙赔偿其精神损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有祖传珍贵玉器一件,乙丙均欲购买之。甲先与乙达成协,以5万元价格出售之,双方约定,次日交货付款。丙知晓后,当晚即携款至甲处,欲以6万元价格购买之。甲欣然应允,并即交货付款。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B.甲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C.乙得请求丙交付该玉器

D.乙得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王某于2002年9月经介绍以3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李某尚未完工的砖瓦结构房屋两间。双方当时言明:李某
于10月1日将未修完的院落、暖气、浴盆、木床等工程完成之后,交付给王某使用时,房款一次性付清。

到了10月1日,工程仍未完工,王某多次催促李某尽快完工,但李某说因缺工程款,暂时还不能完工。时值10月末,王某见天气变冷,便搬人购买的房屋居住,仍多次催促李某尽快完工,李某仍未完工。12月下旬,王某的一个好朋友对王某说有一处房屋不错,且价格合理。王某便决定购买此房,并解除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李某不同意,正某便于2003年2月搬出李某的房屋,另找地方住。2003年3月,李某将工程完工后,起诉到法院,要求正某购买此房,支付房款。

请问:

王某与李某的房屋买卖行为是否有效?法律依据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