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命”中,而是________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命”中,而是_______…”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梁启超提倡的是() A. 小说界革命 新诗运动B. 小说界革命 戏剧革命C. 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D. 小

梁启超提倡的是()

A. 小说界革命 新诗运动

B. 小说界革命 戏剧革命

C. 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文体革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A.蔡元培B.胡适 C.梁启超D.黄遵宪

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的人是______()A.蔡元培B.胡适C.梁启超D.黄遵宪

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的人是______()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小说类型中,产生于近代时期的是()。

A.世情小说

B.侠义公案小说

C.谴责小说

D.狭邪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80年代有的研究者提出了()的概念,指出这一“文学史”命名所指称的作品,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

A.寻根小说

B.新历史小说

C.革命历史叙事

D.新写实小说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清代小说《孽海花》的作者是____,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阐发了激进的革命主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哪一部典籍中的“小说”概念,和今天的意义比较接近()

A.《道德经》

B.《庄子》

C.《汉书》

D.《史记》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乡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C.“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D.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在西方文学中,少年小说是成长小说以外书写“成长”主题的重要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这一文学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性作品是罗丝·威尔·德雷恩的()。
在西方文学中,少年小说是成长小说以外书写“成长”主题的重要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这一文学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性作品是罗丝·威尔·德雷恩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依次为: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依次为: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

B.“四书”是《中庸》、《礼记》、《论语》和《孟子》的合称。

C.“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

D.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王蒙的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部长篇小说是《青春万岁》

B.《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篇“干预生活”的作品

C.前期小说风格可以用“青春+革命”来概括

D.1978年以后小说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

E.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坛出现了“王蒙热”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