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技能鉴定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各组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符合由小到大顺序的是()

A.KCl、HBr、HI

B.HCl、H2SO4、H3PO4

C.KOH、NaOH、Ca(OH)2

D.HCl、CH3COOH、NH3·H2O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已知HAc的Ka=1.8×10-5,NH3·H2O的Kb=1.8×10-5,则下列水溶液(各相关物质的浓度均为0.10mol·L-1)中,pH最高的是()。

A.HAc-HCI混合溶液

B.NH4Ac溶液

C.HAc-NaAc混合溶液

D.pH=5.00的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滴人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A.过量铁粉与稀盐酸B.过量铁粉与CuCl2溶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滴人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过量铁粉与稀盐酸

B.过量铁粉与CuCl2溶液

C.过量氯水与FeCl2溶液

D.过量铁粉与FeCl3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铁

B.氢氧化钾和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硫酸钠和氯化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苦泉”的溶质之——CuSO4

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1L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A. 溶质

B. 溶剂

C. 溶液

D. 物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结晶”和“沉淀” 的叙述不正确有:()。

A.形成晶形物质的过程称为“结晶”

B.得到无定形物质的过程称为“沉淀”

C.从溶液中形成新相的角度来看,结晶和沉淀本质上是不一致的

D.从溶液中形成新相的角度来看,结晶和沉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显酸性的是()A.B.C.D.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引起:()。

A.沸点升高

B.熔点升高

C.蒸气压升高

D.其他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液体

C.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