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填写《纳税信用复评申请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复评,复评期限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180天

D.评价结果确定的当年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填写《纳税信用复评申请…”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自2018年10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优化即时办结服务,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即:纳税人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若资料不齐,可在其作出承诺后,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A.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和B级的纳税人

B.控股母公司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的M级纳税人

C.未达到增值税纳税起征点的纳税人

D.未纳入纳税信用级别评价的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企业财务人员王某向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咨询税务注销相关手续,以下回答正确的是()。

A.办理清税证明是纳税人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销的必经程序

B.经过实名信息验证的办税人员,不再提供登记证件、身份证件复印件等资料

C.处于非正常状态纳税人在出具书面承诺书并经主管机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以办理税务注销

D.对控股母公司纳税信用级别为B级的M级纳税人,符合即时办结其他条件的应即时办结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有效期为 3年。每年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市场主体全面复评一次。()

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有效期为 3年。每年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市场主体全面复评一次。()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合理优化对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频次。

A.综合信用评价结果

B.受到质疑次数

C.采购项目数量

D.受到投诉次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对税务注销即办流程采取“承诺制”容缺办理的,纳税人应按承诺的时限补齐资料,并办结相关事项。若未履行承诺的,税务机关将对其法定代表人、出资人、财务负责人纳入纳税信用D级管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被收缴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出的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上一级机构申请再鉴定
被收缴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出的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货币真伪鉴定书》之日起()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上一级机构申请再鉴定

A.30日

B、60日

C、90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对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以书面形式向招标人提出。招标人应当在收到异议后三个工作日内作出实质性答复,异议事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招标人不能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的,可以适当延期,但不超过七个工作日日,且应告知异议人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当事人对药品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内向原药品检验机构或者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指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指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复验。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如需向社会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核查信息的,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个_______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告知异议申请人

A.七

B.一

C.三

D.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收入通常被认为是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最好的尺度.在下列有关收入标准看法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收入并不是衡量纳税人相对经济地位的足够精确的指示器.因为收入一般是以货币收入来计算的,而许多纳税人可以取得除货币以外的实物收入,对实物收入不征税显然不够公平

B.纳税人的收入有多种来源,既包括有勤劳收入,也包括有不劳而获的意外收入或其他收入.对不同来源的收入不加区分,统统视作一般收入来征税有失公平

C.只有对于货币以外的收入征收与货币收入同样比例的税收,才是公平的

D.收入最能决定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的消费或增添其财富的能力.收入多者表示其纳税能力大,反之则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始征收,当时起征点为800元人民币。最近几年起征点为2000元,个人所得税总额逐年上升,已经超过2000亿元。随着居民基本生活开支的上涨,国家决定从2011年9月起将个税起征点调高到3500元,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从个人短期利益上来看,提高起征点确实能减少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看似有利于普通老百姓。但是,如果冷静地进行分析,其结果却正好相反。 中国实行税收累进率制度,也就是说工资越高所缴纳的税率也越高。请设想,如果将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虽然,极少数月工资超过30000元的人可能缴更多的税,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个税会减少,只是减少的数额不同。原来工资低于2000元的,1分钱的好处也没有得到;拿2000元工资的人只是减轻了几十元的税;而拿8000元工资的人则减轻了几百元的税收。收入越高,减少的越多,贫富差距自然会被进一步拉大了。 同时,由于税收起征点上调,国家收到的税收大幅度减少,政府就更没有能力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结果还是对穷人不利。 所以说,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或者是听到提高起征点就高兴的人,在捅破这层窗纸以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客观真理: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富人,不利于一般老百姓。 如果不局限在经济层面讨论问题,转到从社会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就更清楚了。原来以2000元为起征点,有50%以上为非纳税人,如果提高到3500元,中国的纳税人就只剩下20%了。80%的国民不纳税,必定会引起政治权利的失衡。降低起征点,扩大纳税人的比例,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异,还可以培养全民的公民意识。纳税者只有承担了纳税义务,才能享受纳税者的权利。如果没有纳税,人们对国家就会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公民意识,也就会失去或放弃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所以,为了培养全国民众意识,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该适当降低个税起征点。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