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史载,明代江南地区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首籍棉布”;嘉兴、湖州二府,则是蚕桑压倒稻作,“蚕或不登时,举家辄哭”。据此可知,明代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重视区域分工

B.农本商末理念发生变化

C.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兴盛

D.农作物的品种显著增加

答案
收藏

C、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兴盛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史载,明代江南地区松江、苏州二府,棉作压倒稻作,“邑之民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山东省济宁市一中2019-2020学年期末)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明初,政府在江南地区大量设立官田。如表为这一时期苏州、松江官田和民田比率表()

A.刺激了江南经济的恢复发展

B.遏制了地主和官僚势力的膨胀

C.巩固了江南经济的重心地位

D.加强了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明清八府一州,所谓“一州”是指()。

A.苏州

B.松江

C.常州

D.太仓州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明代,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表2叙述 出处 *元至正年间,苏州府的太仓地区开始种植棉花。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部》卷681《物产》 *明天启年间,松江府农田“大半植棉”。 *《农政全书》卷35 *乾隆年间,“松江、太仓、通州地方……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皇清奏议》卷61高晋《奏请海疆禾棉兼种蔬》 根据表2,可以判定的是,从元至明清()

A.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闭关锁国政策放松

C.江南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棉花种植范围扩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据史载,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020年),政府征集江南造水车匠赴京,“所成水车,分发畿内 诸县令,令依样制造,以广溉种”。这反映出当时()

A.江南地区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B.灌溉农业已经普及

C.北方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南方

D.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2015·高考安徽卷)“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梁溪是()的别名。

A.苏州

B.松江

C.无锡

D.泉州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明代棉织生产遍及全国,松江成为棉织工艺中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康乾盛世,丝织业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A.南京

B.松江

C.重庆

D.无锡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