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溶液底部如果有固体没有溶解,则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溶液底部如果有固体没有溶解,则一定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A.含 溶质较多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加入该溶质不能再溶解的溶液

C.含溶质较少的溶液

D.溶液中有固体物质的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10 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10克水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硝酸钾固体前也是饱和溶液

C.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后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步骤(3):取该白色粉末10.6g,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步骤(1)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B.步骤(2)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除酚酞外,只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C.该白色粉末的组成一定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D.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碳酸钙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走过加油站附近,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B.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ºC所吸收的热量越多,则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越大

C.固体物质很难分开,说明固体物质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是该物体放出了热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雨水的pH=5.6,说明该雨水为酸雨

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C.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NaOH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变热,则该过程的AG、△H、△S为()。
NaOH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变热,则该过程的AG、△H、△S为()。

A.NG<0,△S>0,△H<0

B.AG<0,AS<0,△H<0

C.△G>0,△S>0,AH> 0

D.△G>0,△S<0,AH< 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

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氯化钠

C.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与油污发生了乳化的作用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 4℃)取出一杯 4℃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发现杯底有部分晶体未溶解,之后他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 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关于这杯石灰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之后杯底的晶体会有部分溶解进去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