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及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

B. 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 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

D. 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处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京师同文馆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D.外务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具体时间是()。

A.1763年

B.1862年

C.1903年

D.1922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学校的设立。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算学馆

D、京师大学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8.1864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的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出版了惠顿的国际法著作。当时正值普丹战争中,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清政府按照惠顿著作中提到的关于领海的规则,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C.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清代京师同文馆学生的主要事务是为总理衙门收发和翻译电报及其他文件,也翻译各国报纸,实习的形式主要是随使出访担任翻译、在中国驻外使馆当译员。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A.旨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B.利于提高士子的国际意识

C.动摇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

A.北洋水师学堂

B.上海电报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译书局

C.译书馆

D.广方言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北京大学的前身叫什么名字()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大学校

D.京师太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