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继续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药物按给药途径可分为()。

A.口服制剂、注射剂

B.液体制剂、固体制剂

C.溶液、混悬液

D.丸剂、片剂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药物按给药途径可分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描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分类,正确的是()

A.按给药途径可分为注射和口服两类

B.根据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分为5代

C.按抗菌谱可分为中谱头孢菌素包括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广谱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五代头孢菌素

D.以上都正确

A.按给药途径可分为注射和口服两类

B.根据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分为5代

C..按抗菌谱可分为中谱头孢菌素包括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广谱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五代头孢菌素

D..以上都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对于持续性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为()

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

C.口服

D.经直肠给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关于硫酸吗啡栓剂错误的是()

A.阿片类镇痛药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B.适合腹泻、结肠造瘘、痔疮患者

C.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不经口服也能维持吗啡血药浓度

D.适合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为A.静脉注射>吸入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B.直肠给药&g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为

A.静脉注射>吸入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B.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肤给药

C.吸入给药>静脉注射>口服固体药剂>口服液体药剂

D.肌肉注射>舌下给药>皮下给药

E.吸入给药>直肠给药>皮下注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口服定位给药系统的目的是()。

A.改善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B.治疗胃肠道的局部疾病

C.改善缓控释制剂因胃肠道运动引起的个体差异大的问题

D.避免药物在胃部生理环境下失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时,药物选择错误的是()

A.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B.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透皮吸收给药途径

C.禁止临时皮下注射用药

D.必要时可以自控镇痛给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膜剂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哪几种,每个举一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生物利用度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及峰浓度(Cmax)来反映药物进入体循环的快慢

B.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来反映药物吸收的程度

C.以静脉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不大于100%

D.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可以大于1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预防用药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口服给药。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小时开始给药。

A.0~0.5;1~1.5

B.0~0.5;1~2

C.0.5~1;1~1.5

D.0.5~1;1~2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除了静脉注射药物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途径给药都有一个吸收过程,其吸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气雾吸入>直肠>舌下>肌肉注射>口服>皮肤

B.舌下>肌肉注射>气雾吸入>直肠>口服>皮肤

C.气雾吸入>舌下>直肠>肌肉注射>口服>皮肤

D.气雾吸入>舌下>肌肉注射>直肠>口服>皮肤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①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的方法是()。②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的方法是()。③可以
①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的方法是()。②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的方法是()。③可以

①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的方法是()。

②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的方法是()。

③可以反映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生产操作的动态标准的方法是()。

A.按给药途径分类B.按分散系统分类C.按制法分类D.按形态分类

E.按是否进行无菌操作分类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