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所谓“供养”,通常是指亲属之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对那些无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立的人,予以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供养关系把那些由婚姻纽带和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人,又用经济纽带联结在一起,使家庭成为一个社会实体。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A.“供养”是指对丧失经济能力、生活自立能力的亲属给予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

B.“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幼辈对长辈的赡养

C.是供养关系把亲属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

D.“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年长者为年幼者提供经济供给和生活照料的义务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所谓“供养”,通常是指亲属之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员工的直系亲属指我行在编正式员工(含离岗退养人员,不含退休人员)的和其他供养亲属()。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职工因工伤而死亡,以下哪些亲属有可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A.父母

B.未成年子女

C.没有收入来源的妻子

D.祖父母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有权利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A.有工作的父母

B.已经工作的子女

C.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如果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生活有困难,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

A.40%

B.50%

C.60%

D.70%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抚养人”是指军人因丧失父母或父母无抚养能力,其他亲属自愿或受托()军人逾7年以上,经乡(镇)人民政府或法律公证,由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批准者。

A.协助供养

B.协助抚养

C.间断抚养

D.连续抚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多少()

A.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30%

B.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40%

C.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D.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60%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费用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有()

A.供养亲属抚恤金

B.劳动能力鉴定费

C.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D.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二)多定义辨析。先给你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多个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定义的典型例
证。注意:假设这多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与某一定义对应。

定义:

①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财产、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②犯罪预备: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③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典型例证:

(1)赵、王二人素有仇怨,一次他俩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赵被王所伤。

(2)李某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个大孩子正在欺负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在痛哭求饶,李某于是走过去狠狠打了大孩子一个耳光。

(3)仲某欲杀钱某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仲某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B.1 C.2 D.3

【解答】正确答案是A。

请开始答题(61~65题):

61.定义:

①赡养: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扶助和供养。

②抚养: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或兄、姊对未成年弟、妹的扶助和供养。

③扶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

典型例证:

(1)小张因失业没有收入,现由小张的弟弟为其无偿提供住宿和生活费用。

(2)出租车司机老李除了提供家庭日常生活费用外,还供养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整天忙得乐呵呵的。

(3)对于地震灾害中失去双亲的未成年孤儿,由政府提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所谓热钱,通常是指()。

A.国际游资

B.短期资本

C.债券资金

D.股票资金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